随着《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逐步落实,国家教育部门对于“双减”政策的落实和开展可谓严苛。
从素质教育提出,到双减政策落实,很多人在谈到“双减”政策后,都会把这项政策当成“减负”措施来对待。
事实上真的如此?
不可否认的是,双减政策的落地,的确给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减少了不少的负担。显而易见的是:作业变少了,能上的培训班少了。
然而,这只是浅层的表现,你知道“双减”政策真正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从这几个层面重新审视双减,你才能真正理解国家这盘“教育大棋”到底是怎么下的。要想弄懂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教育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我们其实可以这样理解,教育的底层逻辑,就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激发受教育者的“潜力”,让受教育者找到适合并擅长的领域,从事相关的工作和活动。
换句话说,教育的底层逻辑是让适合的人去做合适的事儿,而不是不加区别地把所有人培养成同一个类型。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有些人天生动手能力就比较强,但对科学知识没有足够的兴趣,相比科学研究他更适合具体的技能型工作。相反,有些人本来就对科技感兴趣,枯燥无味的专业知识在他看来如同乳汁般甘甜,这样的人就更适合做科学研究。
从这个层面上说,双减有什么作用?对,解放天性。
双减减负只是表面的表现,真正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让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们解放天性,只有解放了天性,孩子们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那些真正感兴趣、愿意做且能做好的事儿。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现实的问题:
让孩子找到真正感兴趣的领域,远比让孩子接受“父母既定领域”有价值有意义的多。
这明显违背与“望子成龙”的父母期待,因为很有可能孩子们的期待不是成龙成凤。这种博弈当然是痛苦的,但请相信,这只是阵痛,在长久的人生进程中,它的价值才会更好地体现出来。
另外,提起我们国家的教育你会想到什么?
对,应试教育。
从恢复高考到现在,我们国家甄别人才的方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考,依赖于“应试教育”下的学生成绩。
其实我们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会考试的人并不一定是人才。而且,在培训机构盛行、金牌教师爆火的年代,我们教给孩子的大多数并非知识、更谈不上文化,而是“应试技巧”。
一个用计较赢得高考的人,凭什么能被当成人才?
对,双减的另一层意义就在于:为落实素质教育铺路。
通过减负的方式,让孩子有解放天性的机会,再加上素质教育的辅助,这是要干什么?
对,或许你已经猜到,这是在为高考改革做基础铺垫。
既然想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那就不可能按照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对人才进行筛选。
当然,说到这里,我们其实还停留在浅层的分析层面。
双减真正的底层逻辑到底在哪?
文化,才是一个国家崛起、持续发展的根基。
过去,我们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