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实施已2年,效果如何看看中小学生

引言:

年7月,国内中小学生“双减”政策的出台旨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该政策涉及校内与校外两个方面的减负措施,即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和学科类培训负担。此外,“双减”政策还意在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然而,经过两年的实施,我们该如何评价这一政策的效果呢?通过观察年暑假中小学生的现状,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双减”政策带来的影响。

校外培训减少,学习压力下降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不少学科类培训机构相继倒闭,包括知名的新东方、学而思等。这一波倒闭潮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科培训压力,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学习负担。然而,该政策实施初期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许多家长发现孩子的成绩普遍下降,为了弥补这一差距,他们选择在暑假期间给孩子报补习班,希望能提升孩子的成绩。此外,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也促使家长为孩子争取更多学习资源,因此补课需求不减反增。

然而,“双减”政策导致的学科培训供需不平衡问题却使得补课市场供不应求。例如在我们所在的一个县城,以往暑假仅开设一期班级足以,而今年却需重开第二期班级以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甚至有家长只能通过熟人才能为孩子报名。这个结果表明“双减”政策虽然减轻了校外学科培训负担,但在实际效果方面却没有达到预期。

教育评价体系亟需改革

事实上,众所周知,要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除了政策的实施,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对学生成绩的量化评估,这使得学生和家长为了追求高分过分依赖补课和应试技巧。如果不改变这种评价模式,即使实施了“双减”政策,学生减负的效果也将非常有限。

此外,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也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