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毕业生扎堆教网课,年薪百万背后的残酷

一直以来,社会对每一个考上清北的“学霸”都寄予厚望,相比于做学术、做研究、当公务员或者搞金融、计算机……清北生去教育培训机构当老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英职业,连亲戚问起时,可能还被质疑找不到别的好工作,有些拿不出手。但近几年,尤其今年,线上教育风口突然刮起,顶着名校学霸光环的清北毕业生成了最抢手的尖货。有些新创办的机构以清北老师作为主要宣传点吸引学生家长,直接将“清北”两字融入到机构名里。某教培平台许诺给应届生百万的薪水和百万流量;另一家公司,60万保底、北京户口等字眼在招聘海报上也十分抢眼。更有甚者,给应届清北毕业生开出了万的年薪。因为看上去较高的薪水和待遇,越来越多的清北毕业生流入了教培行业。有人为这一部分清北人画像:“小镇做题家”——普遍来自小镇,会刷题,最终回到最擅长的应试体制中,教下一代的学生们更有效率地刷题。似乎是一个框架,一个轮回,连来上课的学生家长也会疑惑:如果清北毕业生都进入教育行业了,那么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学了这12年,最终的目标是什么呢?都是成为培训机构的老师吗?但有意思的是,家长们又被清北光环吸引,愿意为此买单。我们找到了3个不同年龄、从业年限不一的清北毕业生,聊聊为什么越来越多清北毕业生涌向教培机构,他们如何看待社会眼光,以及高薪背后是否有残酷的行业竞争和淘汰机制。文

徐晴编辑

楚明运营

肖睿小镇做题家“膨胀了”图班,北大地质系本科,24岁,从业3年教培行业的老师其实蛮多都是“小镇做题家”,覆盖率蛮高的。我是湖南常德人,老家在石门县,是个教育大县。我高中的学校在湖南省排名非常靠前,但主流的学习方法就是刷题,疯狂刷题。但到了大学之后,我发现来自一线城市同学的高中生活和我的完全不一样。有一个同学北大附中的,他说高一和高二的时候都不学高考的内容,怎么好玩怎么学,到高三他才开始准备高考。我当时意识到,一线城市考清北更容易,名额更多,他们所拥有的信息也比我们多。这就是小镇的孩子跟大城市的孩子教育资源完全不平等的一面。而且他们的家庭条件都非常好,整个人的综合素质是我比不了的,不管是社交能力还是才艺方面,大学时候我大概有一年半的时间是从发现我跟他们之间的落差到渐渐接受这个落差的过程中。我小时候跟着爸妈北漂,没有落户,小学就回老家了。北京学的东西简单,回去之后我直接倒数第一。我遇到一个英语老师,她讲课特别有意思,我对英语有了兴趣,成绩起来了之后,其他的科目也有信心了,慢慢地整个局面都扭转了,到了高中我能考到年级第一。我当时我意识到,我是因为这个老师的影响才有考到北大的水平。我希望我未来也能影响更多孩子,尤其是小镇的孩子,12岁我就很坚定要做老师,至少为教育公平做点什么。线下机构比较容易把老师当工具人用,一对一上课,小班上课,能影响的孩子也有限,甚至更高的收费,加剧教育不公平。▲线下的培训机构多为小班授课,或一对一上课。图/视觉中国而且上课的旺季是寒暑假、周末、法定节假日,正好跟普通人相反。这是线下教培行业的一个弊端。你和朋友的休息时间不一样,会减少很多社交,朋友越走越远,或者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都挺常见的。这个行业进来容易出来难,干了这个之后,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学习其他的行业,比如说想报一个在职MBA,上课是在周末,但你周末要工作。没有时间睡觉,线下的工作时间比较晚,晚上7:00-11:00是我们工作的高峰,所以我们白天睡觉,下午备课开会,晚上上课。睡得也比较晚,经常熬夜。这也是为什么可能年纪大了之后,四五十岁的人不太适合线下教培机构的教师岗位。线下机构的薪酬是和上课时间挂钩的,看课时量。就是说一个月要上40节课,才能拿到基础几千块钱的工资,要超出40节课之后才能拿更多钱。我最多的时候每天上12个小时的课,每个月有五六万,年薪60万左右。正常的话,多数线下的老师年薪集中在30-40万或50万之间。对于清北毕业生来说,线下教培机构的薪资还是太低了,最高的就是六七十万,就是天花板了,如果工作10年之后还是六七十万就非常失败了。而且自由的时间很少,随时随地有家长来加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