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田可新
近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外发布,其中明确,休息日、假期不准组织学科类培训;相关机构一律禁止上市融资、资本化运作。“减负”喊了多少年,这次靴子终于落了地。与线下学科培训机构“凉凉”不同,家长圈中大多数对此表示欢迎。
重拳挥出,旨在治理种种教育乱象,也帮助正在“鸡娃”的父母们,消解育儿焦虑。但面对新的局面,不少家长又有了新的疑虑——没有了原来育儿“大业”中首先想到的课业辅导班这一首位选项,以后该如何带娃?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正在开启的教育新局面,仅靠政策等层面的努力是不够的,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家长文化”必不可少。
撤掉椅子,统一坐下
看到“双减政策”的出台,烟台市民陈昕(化名)第一时间转发朋友圈,还配了一句话:“长舒一口气,孩子可以过一个像样的假期了。”
不少人还记得电视剧《小舍得》里的经典台词——这世界就像是个剧场,当前排观众站起来的时候,后排观众不得不这样做,最后大家都从坐着看戏,变成站着看了,再就有人站上椅子了,有人把梯子给架起来了,付出那么高的成本,却只能得到跟原来一样甚至更差的体验……“现在,‘双减’新政出台,实际就是要把梯子拿走,要求观众统一坐下,规范正常的观看秩序,曾经的无助也一扫而光。”陈昕有些兴奋。
“兴奋,是因为被‘折腾’太久了。”陈昕坦言。拿之前计划的暑假安排举例,女儿一直在学的有编程、奥数、英语、作文,7月份都在集训,孩子每周周三、周五、周日都是全天上课,周四、周六还要去学半天;到了8月份,还报了时长两周的全日托管教学,上午8点上课,下午5点放学,主攻下学期的语文数学预习……
“看着孩子回家,有气无力地‘瘫’在沙发上,我也是一阵阵心疼。可就算这样,她在小区中也算不上最‘忙’的,起码插空还能到楼下跑跑,可常是孤零零的,连个伴儿都找不到。一打听,邻居家的孩子都去上课了。这可比平时上学还要累!”
现在“双减”政策出台了,从国家层面出手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整顿,实际也强制让都在拼、都在抢的父母们“被动”地慢下来、静下来,都有一种压力释放的感觉。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王伟静介绍,新政后老师们也在反思:寒暑假的本来意义,是为了调节紧张的学习节奏,让孩子们有时间得以缓冲。为什么被利用起来,成了加码发力的“好时候”?这样想想,就觉得假期前这个政策来得很及时了。
为新政策大声喝彩的还有济南“猫爸”邹正(化名)。与陈昕不同,他觉得,自己其实早就和“双减”作了同样的选择。今年暑假,他给孩子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久前,一家三口到呼伦贝尔大草原“嗨”了一周;全国书博会在济南举办,陪孩子去参加了曹文轩、杨红樱好几位“偶像”的读者见面会;一家人还约定,每天进行一项体育运动,每周末“打卡”一座山体公园……
虽说没有强行“鸡娃”,但邹正直言,补习班没取消时,自己所受的心理压力,远远不像表现得这样轻松:“虽然我始终坚持,开眼界、见世面、强体魄,孩子的学习能力也会大幅提升,远比一天到晚坐在那里读死书、死读书强得多。不过得到的知音并不多,亲戚朋友们劝说的有,质疑的有,在大家眼中我成了‘另类’。实话说,我有时候心里也难免会打鼓,也担心‘跑偏’了。但现在看,算是得到官方‘盖章认可’了,自己才真正一下子释怀了。”邹正总结:“学科辅导班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焦虑制造机’,政策对此挥刀,算是对教育的一次‘刮骨疗伤’,对整体的教育氛围进行及时扭转。”
“掉头”还是“转向”
采访中记者最深的感受:伴随新政靴子落地,欢呼中夹杂着疑问待解,接受中带有几分茫然无措,在家长中存在普遍性。
在一家连锁辅导机构的家长休息区,记者和几位等着接娃的家长聊起这个话题,发现家长们有几个代表性态度——
其一,“我们是双职工,没时间带孩子,不把孩子送辅导班,空出来的时间该怎么安排,还真没想好。是不是要报网课?还是要买些题,再自己手把手教?”一位妈妈说。现在她最担心的是,课外辅导停了,空白要让家长顶上来——“别从拼班变成了拼妈”。
其二,“双减”后,“拼班”会变通为另外一种方式继续拼。一个家长说起朋友圈流传的笑话:附近一家培训机构重新装修开张变成了一家饮品店,老板是之前机构的王校长。店里的橙汁元,牛奶元……顾客问为什么卖这么贵?王校长神秘一笑:我们的饮品虽然贵,但我们服务员的水平都比较高,都是优秀教师出身,点饮品可以免费给孩子辅导一小时。一个笑话引得家长们各自抄起手机,交流着相近的“段子”。“可是,笑归笑,‘一对一’火起来,我不知道自己坐不坐得住。”家长们告诉记者,如今,家长群里隐约听到有的辅导机构已经开始推私教课、上门课,精准满足有要求的家长和孩子了。
其三,值得注意的是,“双减”还让一部分家长,把“鸡蛋”放到“特长辅导班”这个篮子里。事实上,已经有一些艺术辅导机构开始拿此次“双减”“说事儿”,大呼素质教育的“春天来了”,断定今后音体美等在中高考的作用将“举足轻重”,鼓励人们赶紧让孩子报班、苦练特长,在新的竞争中拔得头筹。“学琴学棋学画,这些都不在禁止之列,如果都转向去报这样的班,真不知道是不是也要报。”另一位妈妈坦言自己的担心。
显然,相对于新的利好政策,对不少家长来说,首先想到的不是“掉头”,而是“转向”——采用新的辅导形式去填补习班空白。新形式的“鸡娃”,仍在大家的选项之中,这显然没有“双减”的题中之义。
需要新型“家长文化”
家长们的疑虑,清楚地提示我们:之前的“鸡娃”乱象,相当程度正是源于此前不健康的家长圈的文化生态。当下,政策应该做的已经开始做了,如何建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家长文化”,势在必行。从这个角度看,眼下新政策的出台,也为新型家长文化的探讨与重建提供了一个契机。
“‘双减’之后,最应当提升的其实是家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聪颖说,素质教育实行这么多年了,就像一艘船在不停地调整航道,这些年,各类的补习班一方面让家长和孩子们疲于奔命,但同时,也正是家长心态的偏离,推动了补习班的盛行。新政策的出台,也应该促使家长们重新审视曾经的“鸡娃”心态。
“对家长来说,育儿压力主要来自于提升孩子阶层的焦虑,都不接受自己子女比自己低、比别人低的情况,因此一味攀比。但其实,这里面暗藏着很大的荒谬:只要有竞争,就一定会有高下之分。随着近些年社会心态的成熟,家长们自己都越来越认可人生更多应顺其自然、不能一味争胜的价值观,为何却执念地让孩子一定争胜呢?这是家长们普遍的不自觉的认识误区。明白了这一点,就很容易看到,在家长们口口声声一切为了孩子好的背后,其实回避不了‘孩子替自己出征’的自私。”李聪颖一针见血。
正是在这种心态下,名义对孩子好但实际给孩子背负了“不可承受之重”。李聪颖告诉记者,她处理了不少案例,都是原本优秀的孩子因为父母给的学习压力过大,出现了人格障碍。咨询者更普遍的问题是,成绩优异但直到大学毕业都不知道喜欢什么专业,继而找了份并不喜欢的工作,没有过上想要的人生。
新型健康的家长文化的建立,基于科学的对孩子的爱,它的实质是一种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智慧。王伟静告诉记者,很多在幼儿园就上过衔接班的孩子,在一二年级会出类拔萃,到三四年级可能就会有所变化,到五六年级可能会沉寂下来,反而另外一批孩子会一步步追上来。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如果超前学习的孩子没有持续自我学习和提升的习惯、没有追寻知识的兴趣,那么很可能在一二年级,因为“全会全知”产生了自满自得的心理,进而出现成绩滑坡。而一个班级当中的“领头羊”,存在着一种“洗牌”的现象。“我们会注意观察那些后来‘洗牌’上来的孩子,多是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养成了长期阅读等好习惯。更重要的是,我们能看到这部分孩子的家长内心从容且淡定,他们知道让子女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对孩子的成绩不追求一时片刻荣耀化的呈现。这使孩子能够一步步走得很稳。”
王伟静进一步解释,凡是激烈的,都是不可持续的。要给教育一点耐心,孩子的整个教育成长过程,是一个终生慢跑的过程,不能急于一时求成。应当顺应规律,输送土壤、浇水、施肥,然后静待花开。
著名作家郑连根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良好的“家长文化”,需要的是家长做“减法”。只要少了些功利心,就减少了焦躁和忧虑。这也意味着给孩子以最大限度的自由,让他们的生命潜能充分发展。“子女有权利,做一个不完美的小孩。而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是家长的一种‘修为’。我们甚至应当感谢,是孩子让我们也在不断成长。”郑连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