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是最近的教育热点。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很多,其中就包括民办培训机构的不规范办学行为。今天上午,由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民办培训学校规范办学”座谈会在长沙举行。
“减负”令下,民办培训机构将如何发展?“超前”“超纲”“超难”等不规范办学行为该如何治理?与会教育专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民办学校校长等进行了探讨。
会上,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向全省各类民办培训机构发出倡议,以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办学行为。
记者黄京陈舒仪
培训市场火爆,无证机构多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教育培训的市场规模已逾亿元,培训规模超过1.37亿人次,是民办教育领域一个体量不小的板块。在我省,截至年10月,文化教育培训机构个,年培训多万人次。业内人士透露,这还只是我省有办学许可证的培训机构的数据,无证办学机构的数量远超有证机构。以长沙为例,目前登记在册的民办培训机构所,但实际开展办学的机构超过家。
但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一些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学校大搞“应试”培训,存在题海战术、超前教学、竞赛考证等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的行为。特别是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造成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家庭经济负担增加。长沙一位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家长彭女士说,自己从孩子三年级开始,就频繁接到各种机构发来的信息。“给我们分析各种名校的升学数据和参加培训的紧迫性,感觉就是不培训将来就没有前途和希望。”最终,彭女士还是给孩子报了培训班,每个月花费在元以上。在她看来,经济负担还在其次,关键是孩子真的特别辛苦。“没有双休日,不是补习就是做题,有时候作业都做不完。”她也想过放弃补习,但一看身边人个个都在拼,于是又不得不继续给孩子加码鼓劲。
概念界定不明,处置措施不足
“年至年,全市共有个无证民办教育机构陆续申办审批登记手续,有多个无证机构被依法取缔或自动关停。”长沙市教育局民办教育处处长刘凯希介绍,长沙一直在开展民办培训机构治理行动,但在对“鱼龙混杂”的课外培训机构进行清理整治时也遇到了问题。首先是概念界定不明——按照有关规定,“举办实施学历教育、学前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及其他文化教育的民办学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刘凯希坦言,目前有很多新型机构,包括面向社会各阶层的就业能力或人文素养培训、问题少年的特种培训、中小学生的托管培训、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等。“特别是大量超范围从事文化培训的教育咨询企业在和部分中小学在职教师以‘家教’为名结伙组织的课外培训,成为了培训教育市场新的乱源。该不该批、由谁来批,法律并未明确,导致教育行政部门陷入‘不批不作为,批了乱作为’的尴尬。”
其次,设置标准不清。刘凯希说,民办培训学校在公办里并无同类学校标准,有关场地面积、启动资金等核心标准的设定缺乏依据,很难把握。消防安全方面,是否需要作为前置审批条件等,也比较模糊。
同时,处置措施也不足。对于无证办学的处理,在实际操作中,各部门缺乏统筹职能,难以形成整治合力,特别是教育部门处置手段和措施缺乏刚性,难以保证后续效果;另外,关于民办学校违规处置,《民办教育促进法》仅列举了八种情形,如多年无办学行为、多年不参加年检等,刘凯希表示:“对违规组织升学考试、聘用在职教师等问题却并未考虑在列,处理起来十分棘手。”
公示“黑名单”,实行招生备案
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局长张新卫认为,民办培训机构发展迅猛,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中小学生对学习的补充性需求。“实际上要整顿治理的是超前教、超前学,违规办学、没有资质办学”。为规范民办培训教育的,该区推出了三步举措,今天在座谈会上作为典型代表进行分享。
一是大力整治无证办学。区政府将“清理无证办学”工作纳入对街镇年度绩效考核,同时对无证办学机构分类施策整治。张新卫介绍:“对有严重安全隐患的整治对象下发关停通知,对具备办证条件的,指导其规范办证,同时规范办学行为。”据统计,年1月至今年3月,雨花区已关停无证幼儿园和培训机构22所,其中无证幼儿园13所,分流幼儿近千名;已关停无证培训机构9所,劝退学生约名;发出整改通知书份,引导规范办证单位35个。该区还通过公示辖区内登记注册的民办学校名单、公示无证机构违规失信“黑名单”、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措施,引导家长理性选择。
二是着力引导规范办学。该区各培训学校需与入读学生家长签订入学协议,与教育局签订安全责任状和规范办学行为承诺书,实行区域内教学点备案和招生备案,招生公告、教师情况、有效证照、收费标准四项内容公示。同时还不断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严查中小学校不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等行为,反对“跨年度教学、跨难度教学”,严查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等行为,年,全区共处理了10起学校、教师违规行为。
三是全力支持优质办学。张新卫说,对那些好的民办培训学校,鼓励集团发展,同时试行区域内优质培训学校增设教学点的途径和要求,制定准入标准,规范申报流程,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优质的培训资源。另外还要这些优质培训学校为龙头,研究拟定行业标准,引导规范发展。
民办培训机构或迎来转型发展
今年两会,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之前的2月13日,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这在培训教育业界引起了较大反响。有培训机构负责人认为,重拳之下,民办培训机构的发展或将陷入“寒冬”。但今天座谈会的多位教育专家却认为,“减负”令下,将为民办培训机构带来转型发展的好契机。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张放平表示,此次治理整顿,主要是针对“安全隐患、无证无照、‘应试’倾向、超纲教学”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六类突出问题。整顿的是违规的问题,而非针对所有文化教育培训机构,更不是针对整个培训行业。“专项治理行动就是要让具备办学资格、办学条件的教育培训机构更加规范;让存在问题的教育培训机构得到有效治理;让那些办学行为不规范、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未经教育部门审批的教育培训机构退出。这对培训教育的健康发展而言,应该是一个利好的信号。”他认为培训机构退出“应试教育链”后,要高举素质教育这面旗帜,思考新的办学模式,寻求培训业真正的生命力是什么,如何为社会作贡献,让这份事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雄辉介绍,我省民办教育事业最早是从培训教育起步的,人民群众多样性的教育需求为培训学校提供了良性发展的契机。“‘减负’令下,教育培训机构就应该认真研究如何不断创新办学模式,高质量地满足市场需求。简单地重复学校课堂教学内容不应该成为我们教育培训机构的主要选项。”他还提醒广大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不要盲目追求名校,轻信一些不规范培训学校的广告,要尊重孩子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根据孩子的兴趣个性特长、学习基础,升学发展情况来选择适当补充。让孩子成人比取得高分更重要。”
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屈景森呼吁,培训机构在培训内容上要实行“供给侧改革”,要与学校教育实现错位发展,不只是要提升孩子的学业水平或者解题能力,还要培养其兴趣爱好,传授学习方法和必备生存技能等。在授课形式上也要创新发展,比如研学旅行、冬令营等,都可以成为培训课堂。
长沙市教育局党委委员、机关党委书记胡慎信认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多方合力,作为培训机构要解决自身问题。“在一个培训机构里,教师不应该定位为普通员工,也不能充当机构的赚钱工具,其首先一名人民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目标。”
应对
规范经营,有的放矢设置课程
面对即将开展的专项治理行动,民办培训机构会如何应对呢?“以往大量培训学校集中在文化培训,未来可以拓展培训内容,比如综合素养、安全教育、艺术综合心理教育、家庭教育等,全方位拓展提升,帮助孩子全面发展。”用心教育集团董事长虞贵明表示,校外培训机构“减负”重点在自查自纠、改进“超纲”部分。雨花区思齐培训学校董事长李章也表示,应杜绝聘请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补课,同时,未来会积极开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减轻课业负担的课外拓展课程。
倡议
拒绝违规办学、无证办学
座谈会上,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任晓锋宣读了《湖南省民办培训学校规范办学倡议书》,倡议全省民办培训学校积极参与专项治理行动,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捍卫者,主动搞好自查自纠,拒绝违规办学、无证办学、非法办学;检查是否有“超纲教学”、“超前教学”、“超段教学”和“强化应试”等行为,主动将培训的班次、内容、招生对象、上课时间等向所在地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备案,不参与、不组织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培训与考试活动,以及等级考试和竞赛活动;自觉做到亮证办学、亮牌收费、规范招生,不搞虚假宣传,不误导家长和学生;坚持自主培养师资,提升教师素养和专业水平,稳定培训学校师资队伍,不聘用在职中小学教师到培训学校兼课;自觉定期排查和消除一切安全隐患,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公平竞争,抵制各类侵权行为;发挥党组织在民办培训学校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用规范的办学行为、过硬的教学质量和良好的育人形象,推动民办培训教育行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