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灯者张桂梅她用14年,带领2000多名

天空黢黑,还未放亮。远处出现一个身影,她的背微微佝偻着,双腿颤颤巍巍,走路还略微有些摇摇晃晃。她拿着手电筒照路,打开教室楼里的第一盏灯,灯光大亮,照在了挂在前方的横幅上,上面的一行字极其醒目:“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每天凌晨5点15分,张桂梅都会重复这样的动作,一做就做了14年。

从教学楼一楼爬到四楼,把每一层楼道的电灯打开,成为学生们第一眼就能看到的明亮灯光,成为她们学习的“信号灯”,也是督促着她们前进的“扬帆灯”,做到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为自己光明的未来冲刺!

双手、颈背贴满了止痛膏药,身受骨瘤、血管瘤、肺气肿等23种疾病不间断的折磨,每天要吃10多种西药和5种中药,仍然阻挡不了张桂梅每天从早上凌晨五点一直忙碌到晚上12点。一把小喇叭,一声声督促,一次次去教室旁观察记录,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张桂梅。

对于她来说,只要能把学生从大山里送出去,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我把她们送出去就是我的梦想,只要她们能走出大山,飞得远一点,学的东西更多一点,回过头来能为社会也好,能为百姓也好,能为全人类多做点贡献,这就是我的梦想。”

为了这份心中的梦想,让张桂梅坚持了14年,而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从一无所有到平地而起,成绩在丽江市名列前茅,刷新了一次又一次,让所有人都记住了张桂梅的名字。

年,张桂梅当选成为了党的十七大代表;年,张桂梅再次当选成为党的二十大代表。

张桂梅说:“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让我感到无比光荣,又责任重大。我们要坚持做高山峡谷里的‘灯盏’,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人才,让党放心,让老百姓满意。”

1

从“消失的女生”到华坪女高学生

“如果这个女孩受高等教育,她就能改变三代人的命运。”

当年,张桂梅在华坪县担任中学老师,她总是发现一个现象,上学期间女学生会突然“消失”不见了。

于是,她走进大山,去寻找答案。她到女学生家里去,发现女生也“消失”了。原来家里把她嫁了出去,再也回不了课堂了。这让张桂梅心痛至极,难以自已。

在贫困山区有“重男轻女”的现象,让上初中的小儿子到城里去上补习班,让即将上高三的大女儿辍学在家里干农活挣钱……

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后,让张桂梅产生了一个愿望,她想办一所免费的女子中学,让所有贫困女生都上得起学。于是,她整理了她获得的一摞证书,走到街上去募捐,向众人去倾诉她的理想,但换来的却是白眼、斥责和唾骂,五年来只募捐到了一万元。

就在张桂梅即将要放弃这个理想的时候,突然来一个巨大的转机,让梦想照进现实。年,张桂梅当选十七大人大代表到北京开会,因为裤子破了两个洞,被一位女记者看到并且提醒了她,会后女记者采访了她。

张桂梅把她想办一所免费女子中学的理想告诉了她,她们一边聊一边哭,一边哭一边聊,女记者写了一篇《“我有一个梦想”——访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名族中学教师张桂梅代表》引起了轰动,之后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了万,建立了华坪女子高级中学。

当年,张桂梅看到只有一栋教学楼的学校后,她泪流满面。14年后,张桂梅亲手把多名女学生带出了大山,用知识改变了命运。

张桂梅说:“我这辈子的价值,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还是少,毕竟她们后边比我走得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

2

与大山“抢人”的长征路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以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这是女高的校训,字字掷地有声,句句震耳欲聋。不仅女高人是这样督促自己的,而张桂梅也是如此。

每年寒暑假,张桂梅都要家访。山区偏远,道路崎岖,每一位女学生的家与家相隔甚远,走起来颇为艰难。

当张桂梅的身体越发单薄无力的时候,就发生过多次摔断肋骨、发过高烧,也曾昏倒在路上,即使发生这样的事情,她仍然坚持家访,从未间断,至今已家访超过多户学生家庭,走过12万公里路。

到了学生家里,她跟家长说:“我一分钱都不收你的,但这个孩子今天我必须领走。”

跟孩子说:“跟我走吧,在我那睡,在我那吃,自己下好决心,把书读出来,在山里面不走出去,这怎么生活。”

家里十分贫困的,张桂梅就会掏出钱给她们,并且鼓励女孩子们一定要好好读书。

别人捐给她个人的钱和她大部分的工资,累记万元,全部都捐给了山区的女孩们。

她就像《红梅赞》这首歌唱得一样:“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3

张桂梅的另一面:孩子“妈妈”

有人说:“她什么都没有,但她什么都有,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富有。”

张桂梅一生无儿无女,但是按照她的话来说她有很多孩子,她是华坪儿童福利院的院长,是这里面所有孩子的“妈妈”。

年,华坪儿童福利院成立。资助人指定张桂梅做院长。开院第一年,就收了36个孤儿,最小的2岁,最大的12岁,其中最多的就是被遗弃在院门口的健康女婴。

到目前为止,华坪儿童福利院一共资助了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称张桂梅为“妈妈”。张桂梅倾注了很多爱给她们,她每天陪伴女高学生们吃完晚饭后,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她都会回到福利院,检查孩子们的作业,跟孩子们谈谈心、做游戏等。

看见张桂梅日渐消瘦的身体,孩子们都很担心,都希望妈妈能够养好身体,不要太累,多休息一下。

4

薪火相传,持续接力

周云丽,原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第一届毕业生,现在女高担任数学老师,任教七年。

当年,周丽云和姐姐周云翠一起读书,母亲在她们小时候就患病去世了,家里全靠患有小儿麻痹症的父亲一个人支撑,靠着干农活和打零工赚取微薄的收入。后来,家里收入骤减,父亲说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听说华坪女高能免费上学,父亲带着她俩去学校问是不是真的免费,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后,姐妹俩都上了女高。

3年后,姐妹俩都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年,周云丽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她放弃了其他中学有编制的工作机会,她找到张桂梅向她申请了急缺老师的华坪女高的工作,第二年才考上了学校有编制的岗位。

“她是让我看到希望的人,也让我有所改变。”在华坪女中,很多人此时此刻就在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以后也要当这样的老师。周丽云亦是如此。她说:“她们让我改变了对老师的看法,我想着如果我自己做一位老师的话,我也要做一名像她们这样的老师。”

周丽云成为女高的数学老师之后,她所带的班级,有两届学生的高考数学成绩居全县第一。

像周丽云这样优秀的毕业生还有很多,比如苏敏,女高第四界毕业生,现在是一名医生;何先惠,女高第一届毕业生,现在是华坪县第二中学的一名老师;杨晶晶,女高第五届毕业生,现在是一名交通警察;李欣坪,女高第四届毕业生,现在是云南中医药大学的一名研究生;肖潇,女高第四届毕业生,法院工作;胡艺潇,女高第四届毕业生,现在是一名实习律师;周云翠,女高第一届毕业生,现在是文山州马关县第三小学的老师……

从女高出来的毕业生们后来都各自去了很多艰苦的地方,她们用自己的力量去照亮别人,让知识继续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这份薪火相传的力量,也有更多的学生选择继续接力,回到女高成为老师,让更多的女孩儿学到知识,点亮人生。

孩子们都感谢张桂梅:“她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整个人生。”

5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年感动中国颁奖词是这样评价张桂梅的:“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这就是令人崇敬的张桂梅!

她的故事让我们每一个人热泪盈眶,她的初心和坚持一直不断地鼓舞着我们。我们跟女高的孩子们不一样,衣食温饱,生活无忧,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读书,还有什么样的原因不认真学习,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多学一项技能,都是让人生拓宽、开拓未来的好事。

白岩松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书读多了,读出智慧,总可以好好的、正确的去面对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命运。”

读书的女高生,从此走出了大山,改变了命运。读书,会让我们分辨是非,读懂善恶,看得清未来,也能了解过去。

有句话说得好:“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那些读过的书,最终会化作我们的路,带着我们走向未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