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伙人》是由陈可辛执导,黄晓明、邓超、佟大为等主演的励志电影。影片于年5月17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年,该片获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该片主要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这个大时代下三个年轻人从学生年代相遇、相识,到共同创办英语培训学校,最终实现“中国式梦想”的故事。
首先来谈一谈电影的剧情,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成东青,一个农村出身的乡巴佬,因两次高考落败,本想就此屈服于当农民的命运,但最后搏命背下整本英文字典,让他在第三次试考中考上了北大,当然也让他成了“四眼田鸡”;孟晓骏,一位精英知识分子,非常自信,且自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那个。王阳,八十年代的浪漫派,样貌俊朗且热爱文学,一生梦想着当个一个诗人。这样的三个人有缘在北大碰上,戏剧性地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跟八十年代莘莘学子一样,他们也怀抱着一个“美国梦”。然而三人申请签证的结果是:两人成功,一人被拒。乡巴佬成东青接二连三失败的命运让他十分挫败。眼看着两个好友都能出国完成梦想,他失望极了。后来他留在了北大任教,却又因在外私自授课,被校方发现除名,这样的命运搁谁身上都是个“失败者”。
一无所有的他,偷偷在肯德基办了补习班,其独特的自嘲教学法,渐渐吸引不少学生。这是命运的安排,我想他也从没想过,被拒签这个对他而言人生中最失败的挫折,却也成了他人生中最成功的契机…命运往往这样,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只要不懈努力,积极向上,总会迎来希望!在美国的孟晓峻正要一展抱负,却未料堂堂北大高材生,在美国根本找不着工作,落得在餐馆当侍应助理的命运;王阳签证成功,却因一个一见钟情的美国女孩放弃出国;最后成东青请王阳和孟晓骏加盟一起办补习班,正式开办“新梦想”学校。当然合作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的,三个独具个性的人在一起总会产生矛盾,但最终在面对困境面前能凝聚在一起,一致对外,成为最激励人心的“中国合伙人”。
其次,来说一说这部电影的价值观。本片以青春、梦想、友谊、奋斗为主题,以新东方的创始人为原型,迎合了我们对名人成功的好奇,满足了当代青年的文化需求。更何况影片主角这种逆袭励志的剧情更是符合大众的喜好,像我等没有成功之辈会将其作为奋斗的动力和精神食粮。而像俞敏洪等成功之辈也可将其看成回顾昨日的自己,珍惜当下的果实。每个人都能从中有所得,有所感悟。影片的主角之一——成冬青,可算得上是土鳖逆袭了,让观者的我都能生出一种“帝王将相宁有种乎!”,普通人皆可逆袭实现人生理想之感。剧中有一个情节:成冬青跪在地上,被他的老母亲告知家里已经负担不起他去考大学了,可他并没有因为这句话而动摇自己上大学出人头地的机会。当母亲再次劝说成冬青安心当农民,种一辈子地时,他还是没有起来,因为他深知知识是他改变命运,跃进龙门的唯一机会。
都说十年寒窗,一举高中,便得天下皆知,从小便被告知,读书是出生寒门的我们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此话不假,当然也有人说,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却是寒门子弟最好的出路。其实在我看来是一个意思,谁不想最好的出路呢?想求最好,跳出寒门,这便是唯一的出路。同样出生寒门的我,看到这里总能生出几分同感,成冬青的鸿鹄之志我能理解,他的不屈服我亦佩服。所以他那般坚毅之人能辜负众人期望,进入燕京大学,走上实现梦想,改变命运的道路上,也是该他所得。有梦之人比比皆是,有梦又能永不言弃,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人却寥寥无几。这便是成功之人与我们普通人的差别之所在吧。
影片中有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你只能做到不要让皱纹刻在你心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社会就像个大染缸,周围的芸芸众生又会给你带来相互冲突的信息和观念,我们渺小的个人力量无法改变世界对我们的改造,我们只需记住我们的梦想,永不止步的为之奋斗。那么梦想是什么,我想梦想应该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只要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就像经历了无数挫折的成冬青一样,让坚持和努力成为一种戒不掉的习惯,成为让他感到成就和幸福的支撑!
最后,我想谈一谈影片所传达的一种“成功学”。虽说成功一词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那得看我们个人的目标是什么,实现了便可谓成功。但现如今大多数人已经默认地将成功与金钱画上了等号,用一个人持有金钱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例如全球知名人物比尔盖茨、福布斯、扎克伯格,还有中国的财富聚集着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他们被大家熟知皆是因着财富,前一整子在课堂上提到了马云的个人人格魅力,一个学生站起来道:马云的所有魅力在于他有钱!当时被他们的回答震惊到了,他们还这般小就有了这样的意识,这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将会把下一代引向何处?为钱是神,唯利是图?后来想想,这该是社会环境造成的。
而这部影片也折射出了这样的社会“成功学”,影片在某一方面把人生奋斗简化成了对金钱的追逐,用一些成功人士浅表的经历,给身在底层的奋斗的人们画了一张大饼。其实作为原型的“新东方”本来目的性和功利性很强的培训学校。在这里不是为了陶冶情操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而是要造就一块能应对签证和申请奖学金的敲门砖。这个教育机构,不以培养远大志向和完成人格教育为目标,而是要帮学员在最短的时间内过语言关,奔赴美国实现美国梦!若说这样功利性质的成功完全不可取也是不对的,但我认为成功该是多样性的吧!术业专攻,行行出状元,愿“成功”之花千姿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