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可谓是国家教育政策大变革的一年,并且这变革让有些人猝不及防。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紧急叫停了校内作业负担过重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目前网上关于“双减”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大家各抒己见、众说纷纭,大部分是支持的,但也有少数反对的。
那么这次国家重磅推出的“双减”政策,除了文件表面上提到的那两个主要方向,从根本上讲,到底在减什么?从更深、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到底用意何在。今天在这儿,我就跟大家详细说说我个人的一些理解。
“双减”政策,其短期意图是,减少因为教育内卷而引发的结婚、生育意愿降低,进而直接导致的生育率大幅度降低;长期意图是,利用政策手段强制干预社会生产的重要环节——教育领域,适度地、逐步地缓解新时代全社会内卷化,使社会生产力发展重新归于理性,保证国家长期、稳定地向前发展。
首先来说说我对内卷的一些深刻理解。关于内卷这个词,网上已经有好多解释。先给出我自己的终极结论,当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会出现瓶颈期,一方面,社会的整体生产效率已经很难再继续提高,但另一方面,人的主观欲望又希望它快速提高从而去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所以在此时就很容易违背事物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最终让人产生一种“使了不少力,却没啥更多收获”的感觉。
其实真相就是,人自己太过于主观,使力没使对地方,做了很多无用功,自然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由于没有收到想要的效果,导致自己很焦虑,继续做新一轮的无用功,用表面上行动的勤奋来安慰自己。即使最终失败,也可以“问心无愧”地对自己说:“我该做的努力都做了”。
再具体来说说教育内卷,和我刚才说的那个结论中底层逻辑是完全一样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很多教育行为违背了教育的内在客观规律,所以最终自然得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那又到底有哪些观念和行为违背了这些规律呢?下面我将挑7个当前社会中最为常见的教育理念误区,来跟大家详细说一说:
误区一:听更多的课、写更多的作业、做更多的题,就一定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能力。
然而,事实恰好相反。在之前的三期连载视频中,我已经阐述过关于教育的本质的问题。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即受教育)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思考过程,这是一种个体内化的过程,这些过程,外人是看不见、摸不着也听不到的。如果除了必须要参加的学校教育以外,其余时间全都用补课来填满,那么就意味着没有多少思考的时间,无法将已学内容及时消化,变成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从而提高能力。
无论是听课也好,写作业也罢,都仅仅只是学习过程中外在的辅助手段和途径,并不等同于思考本身。而事实上,在全国大多数的普通非重点中学里,都普遍存在着抄作业的现象,尤其在高中更为严重。越是录取分数线低的高中,学生抄作业现象越是普遍。老师大多数时候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虽然不排除个别故意偷懒的学生,但更多的学生是被迫抄作业的。原因很简单,学校给老师安排了固定的教学进度任务,留作业又是必须执行的教学环节,可是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真正掌握知识,被逼着交作业时,无奈之下只能抄。
虽然抄作业这算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即使不抄作业,在完成相同作业量的前提下,掌握知识的程度也因人而异。写更多作业的学生,并不见得成绩就能提高得更多,这种现象也同样是在高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所以,显而易见,补课更多、写作业更多的孩子,并不一定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提升自身能力。即使成绩有显著提高,也仅仅是因为已掌握的应试套路正好碰到了对应的考试题而已。
误区二:私立中学管得严,就一定能出成绩,出了成绩,就万事大吉了。
私立中学严在哪?无非就是把更多的生活时间挤出来用于听课或做题,最终有没有实际效果,道理参照上一条就能想得通。而事实的真相却很难让人接受,那些私立中学里最终考上名校的,其实他们不上私立也照样能考得上;
另外,即使学校管得再严,学生上自习的时候一样可以有机会发呆,写必须交差的作业时也可以不怎么过脑地写,甚至直接抄别人的作业。这种“人在学校心不在学校”的孩子,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办的私立学校里会大量存在,根本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甚至,有少数四线、五线城市的私立学校,会故意出平时已经讲过很多遍的类型题,那么成绩就会貌似很好看。即使没有这种现象,由于中高考制度已经几十年没有任何大的改动,其实考试知识点和类型题已经高度可预测。
除了那些能考上顶尖名校的学生有一些能力外,其余人的成绩并不能与其能力划等号。因为最终进入社会工作时,遇到的问题是相对灵活的,而应试套路教给人的都是相对较死的考试知识点。
误区三:只要先上了高中,就有希望上大学。
在20~30多年以前,上高中的人并不占多数,只有分数足够高的一部分人才能有机会上高中,其余的初中毕业生要么上中专、技校、职高,要么甚至就开始边学技术边打工了。到后来普通高中逐渐扩招,以及民办公助中学、民办私立中学的出现,给很多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提供了更多可能,让很多分数较低的学生也都能上高中。
但现实的情况却是,没有足够能力基础,没有一定思维体系的孩子,虽然靠着各种政策和途径进了高中,但却根本应对不了高中的课程,最后跟不上节奏,也只能作罢。
最终这批人是根本不可能靠文化课考得上一本、二本大学的,所以只能走艺考路线或者读三本(现在叫二C)甚至大专,并且这类学生还占了大多数。最终这部分学生在大学毕业以后的就业市场上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竞争力,也就谈不上找什么理想、体面又赚钱的工作了。
那到底什么层次的学生才真正适合上高中,并且在高中能够轻松跟得上呢?如果按中考分数来大致推算的话,全国不管哪个城市,至少要达到总分的85%以上才行,这已经是最低的要求。低于这个分数水平,并不是说上了高中一点学不会,而是会学得非常吃力。如果是未来想要去双一流大学,至少要达到总分的90%以上才行。
比如,总分的话,至少要考到分以上,读高中才不至于太吃力,考到以上,未来才有机会考到双一流大学。
可见,并不是只要上了高中,就有希望上大学。每年报名高考的考生里,有至少56%的人都上不了大学本科,上不了一本大学的有86%,上不了双一流大学的有95%,这,才是现实。
误区四:只要拿到更高的学历文凭,就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这种观点放在30~40年以前,是没有太多问题的。但现在的这个时代,当前的这种社会形势,已经不再是这么回事了。
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对薪资的期望更高;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既不断增加学历门槛,又对新人的综合能力要求也水涨船高。很明显,职场新人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严重的需求与供给不对等。
一方面,新一代年轻人大多数希望找到薪资更高的工作来维持自己的生活水平,年轻人想的很简单:“我读了这么多年书,花了家里这么多教育资金,我必须要赚更多的钱”;
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于大多数无法立即出色地胜任岗位要求的年轻人,却不愿出高薪去聘用,而用人单位的理由也很简单:“距离这个行业、这个岗位的平均服务水平,你现有的能力还差很多,也没有什么创新能力,为什么要给你高薪?”
所以,现实的就业市场状况就是,职场新人平均学历越来越高,对薪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实际能力却没有马上达到社会具体岗位的平均要求,而对于个人创新能力更加看重的私企,即使是自带名校光环的毕业生,也难以出色地胜任工作。最终导致大多数年轻人高不成低不就,拿着本科甚至硕士文凭,也依然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几年前,我曾经跟名牌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和一本A类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共事过,居然惊奇地发现,在我看来很基础、很简单的工作理念和思路,结果他们都不能很快理解并运用,即使运用了效果也是差强人意,离良好的标准甚至都差得很远。
也就是说,即便是一个双一流名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大部分人刚毕业时干出来的工作,按行业平均水准,体制内能打个80分就算是不错的了,体制外的能打个60分就偷着乐了。对,你没有看错,也就是个及格的水平。其余更低学历的人,应该就不用我再多说什么,你们也猜到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简单理解就是,目前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阶段,面对的社会各行各业现象更为复杂,需要解决的实际工作问题也越来越复杂,所以对职场人的综合能力要求也水涨船高。无论体制外还是体制内的工作,现在都会面对比以前更加复杂难处理的新问题,即使是基层技术岗位也不例外。
对教育行业的教师来说,需要面对比以前更难管理的学生,要求更多的家长,工作标准更高的上级领导;
对计算机行业的程序员来说,需要面对比以前要求更复杂的客户,更复杂多变的应用场景,或者更频繁的技术创新要求,等等。
各行各业的具体工作内容虽然不同,但道理都差不多。总之一句话,只有复合型高级人才,才可能胜任得好新时代的各种工作。
关于目前社会中常见的教育理念误区,这一期我们就先谈到这儿,下一期我们接着谈。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你的收藏、点赞、转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