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辅导班的老师很优秀很负责,却无法去公办学校当老师?
这个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个人的遭遇及培训班情况等。虽然我现在已经没有在培训机构,但我也以辅导班的老师来分析分析。
一、个人遭遇
当初毕业以后,本来有机会进入一所公办学校教书,但因为已经签约私立幼儿园,或许是支付不起毁约的代价,也或许是存在契约精神想坚持一下。当然说自己有契约精神吧,一年后又没有坚持辞职了,一个月不到千把块,在城市里生活还是蛮艰难的。
辗转下来,五年的时间过去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都教过,却没有真正找到自己的追求。在教学过程中,确实看到很多同学为学习发愁,甚至在一次监考中,因为学生的作弊发生冲突,互扇了几耳光。如果是现在,估计被举报失去了工作。不过最终,我还是离开了学校。我感觉自己在学校里找不到一种恰当的方式帮助到学生成绩的提升,想去寻找一下。
后来在一次书店中看到一种讲述记忆方法的书籍,觉得眼前一亮。学生学习记不牢的问题似乎可以用这些来解决,然后自己钻研、报名学习,后来也进入到记忆培训行业,如今已有10年了。
利用了五年的时间寻找个人的发展方向,10年的时间在喜欢的领域里深挖。如今在记忆教学上面,也能够化繁为简,以最简单的方式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启发学生去打开思维。此外,也参与到学生作文写作困难的研究,同样寻找到最简单有效的作文训练方法(坚持每天写一篇作文,这真的很简单)。
在整个过程中,寻找自己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这或许与很多老师们的情况不一样,但确实每个人的人生观在影响着我们,为孩子的成长寻找方向。
二、培训班的包装
最近这段时间跟一个机构谈了合作,要求我提供一些个人资料介绍。将这十年所总结的一些教育教学经验汇总在上面,我个人记忆法研究十年,写作方法与书法研究快五年,但没有荣誉,别人都是什么什么名师,我却可能是什么什么教练,就是教同学们怎么训练自己的能力而已。
虽然如此,但也给交接老师说了,可以适当的包装下,没必要夸张就行。在我们培训行业里面,确实有很多老师是被包装出来的,也就是找到这个老师的某个亮点,然后包装成很厉害的样子,这就像“辅导班老师有很多很优秀”的样子。因为必须要有广告效应才能招收到学员,培训机构才能生存下来。
过去培训机构会宣传一线名师教学,也确实存在许多一线老师来培训机构教学,但多是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利用空闲机会挣点外快,现在这种机会应该变少了。
我也接触过一些优秀的老师,他们只做家教,是离开一些县城地方,到达大城市里做专职的老师,他们的教学能力非常强。这类老师不一定在培训机构里教学,他们甚至都可以自己开班招生的,做家教一对一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如果培训机构与他们合作,同样可以标榜一线名师。
所以,培训班的包装也不全是虚假的,有真实的地方,但家长哪有那么多时间去辨识虚假信息呢?家长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