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花16万补习毫无效果,家长愤怒问责,

学生课外补习对提升学习成绩有没有效果?理论上应该是有的,不然不可能有这么多家长宁可花费大量金钱精力,也要把孩子送去补习班。然而具体到每个学生,却并非谁都能通过补习班来提升学习成绩。尤其是对于那些毕业班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在某个学习论坛上,有位初三的家长发帖,泣血控诉自己孩子初三一年花费了巨资参与补习,但却没有任何效果,中考的成绩令人极为失望。这位上海的家长在初三这一年,整整花了16万元用于孩子的补习。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最后关头给孩子再助力一次,希望能够考上市重点高中。然而事与愿违,最后孩子的中考成绩仅为多分(总分),勉强挤入区重点,这个成绩自然令家长极为失望。因为补习了一年,孩子的成绩事实上没有任何的提升,为此家长愤而问责补习机构,然而,补习机构的老师给出的解释却让人深思。l学生没有消化补习班的学习内容这个理由确实很强大,等同告诉家长不是我们不行,补习之所以没有效果,是你家孩子学习方法不对,或者不够努力。如果孩子完全吃透了补习班老师上课的内容,认真完成课后布置的习题,正常情况下,绝对不可能出现补习没有一点效果的结果。补习机构这么回复,某种意义上也并非完全强词夺理,至少在逻辑上无懈可击。然而,培训机构忘了一件事,在整个补习过程中,有没有将此事告知家长或者学生本人?学生补习,不是一天二天,孩子有没有消化补习内容?有没有完成课后作业,补习老师原则上应该很清楚,无论如何也不该不闻不问,直到结果出来才推诿责任。l一个班的学生程度差异太大机构对家长解释的第二个理由是,每个班级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差异极大。一个班多的时候20多个学生,老师不可能全部能够照顾得过来。大部分时候,老师只能根据既定的讲义来授课,学生遇到问题,需要主动和老师沟通,及时向老师请教。不可能让老师盯着每一个学生。这个解释也言之有理,学生程度不同,补习班老师更是上课时间有限,不可能和学校老师一样,有充足的时间来了解每一个学生。但这个解释掩盖了补习班千人一方的教学模式。本质上,补习班的教学模式属于标准模式,或者称为讲义模式,更直白点说,就是老师按照讲义授课,能否听懂全看学生个人能力。l一对一授课名师难求对于家长提出的部分一对一授课同样对提升学生成绩没有任何帮助,培训机构的解释是并非每一个名师都能够适合所有的学生。机构对于一对一教学有明确的规定,老师和学生需要一定时间的了解和磨合。家长或者学生对于老师不满意有权利提出更换老师的要求。然而这位家长却说,一对一教学实际效果相当有限,虽然换了几个老师,但老师明显经验不足,根本就没有对症下药,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其实,在任何机构的一对一教学中,别说名师,就是有经验的老教师都很少看到。名师出于利益考虑,不可能接这种一对一教学,不然补习费必然是天价。机构一对一教学绝大多数都是聘用一些年轻教师,甚至是大学生来授课。l只听不练式的培训效果很难保证培训机构对家长的另外一个解释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练习太少。只听不练的补习方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机构认为,几乎所有培训效果不佳的学生,都存在着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比较懒散,或者说更希望听老师来讲题,而自己极端缺乏练习。唯一这个问题,机构确实讲到点子上了。家长在帖子里也明确承认,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孩子回家的练习确实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补习班存在的通病。尤其是那些家长为了买个心理安慰,把孩子送去补习班的情况下,学生几乎完全没有主动练习的过程。一些思考:这位家长的情况非常典型,花了大价钱,出了大力气,结果补习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换了谁都不可能不恼怒。培训机构的解释虽然在逻辑上也完全站得住脚。但依然无法掩盖目前培训机构存在的通病,即使是实力极强的大型上市公司,这种情况也不可能避免。在任何补习机构,都存在着照本宣科,千人一面的教学方式,补习机构的老师水平良莠不齐,水平相差极大,且补习机构的老师没有教学任务的压力,授课基本在走流程。即使是那些所谓的一对一教学,绝大部分老师都严重经验不足,很难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这种情况不是换老师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补习要有效果,必须满足3个条件,明确知道自己的短板,对症下药;学生具有主动学习能力,能够顺利和老师沟通交流;除了上课认真听讲,还必须保证一定量的练习;老师具有相当的教学水平和经验。只有这几方面要求能够同时得到满足,课外补习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不然,课外补习多半事倍功半,看着很热闹,把学生和家长都累个半死,实际效果却根本得不到保障,甚至出现补还不如不补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可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8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