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经说过:“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予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阅读不仅能使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还会发展学生的智力。‘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只有阅读,才是最好的“补课”!好好利用这个暑假,多多读书吧!02
“自然缺失症”是由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提出来的一种现象,即现代城市儿童与大自然的完全割裂,某种对大自然的渴望,或者对自然界的无知,皆因缺乏时间到户外接触大自然。其实,大自然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暑期补习班。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呼吁:“上堂早教课不如带孩子亲近大自然。”李子勋在其新书《早教的秘密》中解释说:“孩子的心智具有一种发展序列,首先是触觉,然后是嗅觉、味觉、听觉、视觉……皮肤是生命最具灵性的部分,除了母亲的抚触,让孩子的皮肤可以尽早亲近大自然的阳光、风、草石、溪水等是必需的。卢梭在《爱弥儿》里提到了自然教育主张:“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扰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03
美国的教育专家认为,暑假拉开差距的,正是——孩子会不会开心地玩耍。科学家口中的“Freeplay”(自由玩耍),对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应对压力的能力、独立领导能力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认知技能都非常重要。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即便成年后,人们仍会受益于幼年时的自由玩耍,玩耍同样有助于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正是随心所欲的玩耍,才能让孩子更具创造力和协同能力。“玩耍就像个万花筒”,具有随机性和创造性——玩耍能提升孩子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当他们遇到意外情况或处于新环境时,将更具竞争优势。美国塔夫特大学儿童发育专家戴维埃尔金德等儿童心理学家都认同这种观点。埃尔金德认为,玩耍是儿童的一种学习方式:“没有玩耍,儿童就会错过不少学习机会”。“如果一个孩子曾尽情地自由玩耍,他长大后更可能自如应对不可预期的社会环境”。著名作家杨绛说过:教育是伴随一生的事,和孩子在一起,要让孩子玩着学。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影响孩子大脑发育的,不是词汇量,而是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这也告诉我们,聆听、尊重与孩子的对话,远远超过那些昂贵教育机构和补习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