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是由邓超,俞白眉联合执导,白宇,任素汐,王西等主演的电影,电影主要讲述了马浩文和马飞这对父子跨越漫长时光,互相理解互相成长互相收获爱与成长的故事。上映后,电影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和好评,也让大家对教育有了一种另外的理解和反省:学习难道不应该是一辈子的习惯吗?
剧中的邓超饰演的是一个学霸,他为人善良,热爱生活和家庭,主张修了东沛大桥,还成了传递火炬的奥运火炬手。然而这一切美好瞬间毁于一旦,桥塌了,他替单位背了黑锅,锒铛入狱。再出狱后,他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一个骗子,老婆成了别人的老婆,儿子成了别人的儿子。可是,也许只要勇于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身处困境的他依然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我想剧中最大的矛盾点在于,传统应试教育和新课改之间的矛盾,体现在邓超和闫主任之间的冲突。邓超的这种教育理念在当时看来太新了,反观我们的成长过程,从进学校的那一刻就开始被动接受应试教育学习,一切与考试无关的东西似乎都被看成是不务正业。高中的时候,学习进入极速冲刺阶段,所有人都疯了,没白天没黑夜的学,《全城高考》这部电影就很好地再现了高三考生是如何应战高考的。
那么我们的兴趣呢?不好意思,你的时间连主课都搞不定,高考不允许你有兴趣。十年寒窗压缩成了一场考试,然后如果你足够努力和幸运,你的照片也许可以挂在闫主任的墙上。而马飞不一样,他有一个好爸爸,爸爸带着他真实的体会什么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给他做航天模型,带他逃课去看展,鼓励和激励他实现梦想,就是这样的状态,马飞最后的成绩要不是语文作文被打了零分,他是进了全级前十的。
马飞如愿成了飞行员,后来又成了宇航员。吴京饰演的指挥官给马飞说,预选上天的人有他的名额,可是因为马皓文的负面影响很可能会影响到马飞。于是,马飞对马皓文说,希望他再不要为自己的事情申诉了,还说这件事不会有人在乎。在那一瞬间,我们仿佛听到了马皓文的一声叹息,他摇摇头感叹自己的教育失败了。
但其实人的成长和懂得往往在一瞬间,就像马飞看见爸爸那么累,突然明白大人也需要被照顾,就像马飞听到爸爸说,一个人心里的桥不能塌,突然懂得爸爸的执着和坚持。马飞从一个混不吝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宇航员离不开马皓文的特殊教育,这让我们想起那个故事,就是宇航员阿姆斯特丹小时候有一天对着月亮蹦哒,问自己的母亲自己可以登上月亮吗?而他的母亲并没有把这个当成天方夜谭,而是鼓励他引导他,最后他成为了登月第一人。
剧中有几乎每一个经历过高三的考生都很熟悉的一幕,就是高考结束,撕了课本和作业,从高楼上扔下,用来发泄自己压抑多天的情绪。是呀,马皓文问的好,这么多年我们就没有想过学生们是真的喜欢学习?想钻研,还是被机械地生产成了流水线上的一个个复制品,所谓的“标准答案”。曾经某中学因为极其严格的管理模式,甚至跑操的时候也要求学生大声诵读课文,而被其他学校效仿和推崇,当然,这所学校的升学率也不用多说。然而,真正应该引起我们反思的是,在一味地注重升学率面前,这些孩子们失去了什么?看着他们一个个戴着厚厚的眼镜,把除了吃饭和睡觉的时间都交给学习,除了考了一个好大学,他们还获得了什么?
看完电影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反思,也是不是很羡慕有一个马皓文这样的家长?有没有想起曾经经历的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