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黑龙江日报」
核心提示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9月6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
9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联合印发《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
记者从黑龙江省教育厅获悉,我省关于推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于9月17日正式出台。
如此密集出台“双减”新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双减”其实是一道混合加减法大题——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掉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拔苗助长式焦虑。同时,必须做好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加法。
本报今起推出《“双减”进行时》系列调查,通过明察暗访部分校外培训机构,选取部分小学进行比较分析,看看我省“双减”成效如何?问题和破解路径在哪里?
□文/摄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丽萍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对已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排查,并按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培训机构不得高薪挖抢学校教师;严查学科类培训转入“地下”,换个“马甲”逃避监管等隐形变异问题;建设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黑名单”管理制度……
7月19日黑龙江省教育厅召开全省学科类校外培训整治行动启动会,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合规性审查大清底、负面清单整治大清理、教育督导明察暗访问题大清查。两个月来,整治情况如何?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
记者踏访:学科类校培机构呈现5种状态
●据齐齐哈尔市教育局发布,截至9月2日,经过第一阶段自查自纠,有29所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申请注销;9月4日起,齐齐哈尔市教育部门重拳出击,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发现并查处了9家违规进行校外培训的机构。
●来自大庆媒体的消息,截至8月24日第一阶段检查,大庆市对31家存在无实际办学场地、消防不合格、办学资质过期、安全不达标等问题的校外培训机构予以注销、关停。
●9月13日,鹤岗市政府网站发布,查处11家无办学许可证的培训机构。
●同日,佳木斯市发布关停56所校外培训机构的通知。
●近日,鸡西市也发布了自7月19日以来的专项整治情况:压减1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注销9所,转高中教育阶段3所,转非学科类3所;查处取缔“黑班黑校”39所。
●黑河市近日对全市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合规性审查,截至8月18日,全市符合标准的校外培训机构共92所,并向社会予以公示。
目前,我省学科类校外培训整治行动仍在进行中。记者近日走访了哈市校外培训市场,发现其呈现5种生存状态:
1、因不符合继续办学条件,被教育部门取缔;
2、大部分学科类校培机构读懂了政策,选择注销退市,转战新领域;
3、暂停营业,不招收新学员,观望市场和政策;
4、挖掘周末空档,加码特长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型;
5、个别机构选择“换马甲”,继续捕捉有焦虑情绪的家长和学生,背地里进行学科类培训。
“换马甲”校外培训仍有禁不止
9月11日(周六)9时40许,记者在新世界百货一楼大门前看到,这里聚集了十多名学生和家长;在某楼层的校外办学培训机构门前,20余名学生扎堆等候上课。11时40分许,记者来到哈工大附中附近的复兴街,走进某教育文化学校咨询,门口老师说:“现在这附近没有初中补习班”。然而周边商家告诉记者:“昨日被查出有老师补课,所以今天谨慎了。”记者看到,有中学生陆续进出该学校,也有家长聚在一起闲聊。
9月12日,记者再次来到新世界百货,看到另外一家校外培训机构大门紧锁,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因为‘双减’,目前已改为线上授课,有直播和录播两种,费用一样,现在报名插班可以上直播课,补以前的课可买录播课。”据家长们介绍,上课内容与之前没什么区别。
按照“双减”政策规定,我省目前没有合规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现有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前儿童、普通高中学生的线上学科类培训均为非法培训,一律清理整治。
一些校外培训机构,一方面仍在家长群中大肆发布招聘“一对一”教师广告;另一方面公开宣称提供“上门看护”。9月12日,记者以给孩子补习初中数理化为名,与位于红旗大街上的某教育机构的老师取得了联系。得知所谓“一对一”的“上门看护”,就是原先的家教服务,一节课元,老师都是“经验丰富”、“掌握大纲及考点”的“在校带考”老师。
而上述情况均在此次被查处的范围内。
“虎妈鹰爸”为何“顶风上”?
本为减轻学生家长压力、缓解教育焦虑的“双减”政策,为何仍有个别“虎妈鹰爸”顶风上呢?
A
教育观念偏差
将教育当成应试竞争“跑马场”
记者发现,某些学校、家庭,为了在升学竞争中抢得先机,忽视了儿童的休息权、健康权,追求功利化、短视化的教育目的,认识不到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将教育当成应试竞争的“跑马场”。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林红表示:“基础教育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校外培训机构,不能把良心事业变为逐利产业。”
B
教育资源不均衡
如何做到分层、弹性和个性化?
“双减”政策的初衷是让学生回归校园更好地学习,在校内“吃饱吃好”,减少参加校外培训需求。然而,事实却不尽如人意。
家长谭先生认为:“‘双减’政策下,学校虽能做到减少作业量,但原本不均衡的教育资源、有限的教育水平,又如何能够做到‘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教学质量又如何保证呢?”因而,对于某些存在短板或“吃不饱”的学生,家长们还是将希望寄托在校外补课。
C
对“分流”政策不理解
千方百计挤进中考前50%
根据年教育部新规,在中考阶段将进行分流,普高与职高的招生比调整为5:5。也就是说,将有50%的中考生进入职高。
记者了解到,当前职高学生考研究生,以及考公务员都会受限,所以家长还是更青睐普高。为了让孩子在中考中成为前50%,千方百计寻求校外培训机构恶补。
专家破解:如何实现“双减”政策初衷?
1.拓宽职教生升学渠道
针对此次“双减”,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自律性强的学生很受益。
教师胥宏坤建议:“如果孩子的学习力较强,那么可以考虑升入普高,否则应该选择技能教育,掌握一技之长,同样可以成为国家栋梁;同时,国家也应积极为职教生拓宽再学习及就业渠道。”
2.实施教师“轮岗制”
在教育行业,越是知名度高的重点学校,优秀老师越扎堆,这也是导致地区和学校教育水平不均衡的因素之一。日前,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相继实施教师轮岗制。
对此,一些家长表示:“哈尔滨也应采取这种制度,才能实现教育公平,通过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回归学校,自愿放弃校外补课。”
3.体制内外“双向流动”
目前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招聘的教师,大多来自中小学校,公办学校教师因为编制加身不敢越雷池,而一些民办学校或不在体制内的年轻教师却“乐此不疲”,其中不乏精英人才。
对此,黑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曲文勇表示:“学校应统筹核定编制,配足配齐教师,招聘教师也应给予同等待遇。此外,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体制内外教师也应进行双向流动,可将此次‘关停并转’的校外办学机构中具备教师资格的精英人才,吸纳到学校教师队伍中,弥补教师不足的问题;同时,体制内教学能力弱被淘汰的教师,也应向社会流动。”
4.做好校内课后服务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林红建议,学校课后服务可以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等;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单位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参照课后服务模式,出台双休日和节假日学校课外服务政策,以解决此期间家长对学生监管的困难,从源头上斩断有偿补课的“魔爪”。
5.正确理解“分流”政策
记者了解到,辽宁中考制度改革从今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执行,总分为分,共设置13门课程为考试科目,其中分为闭卷、开卷、评价等方式,并增加了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目加试实验操作,外语加试听力口语测试等。
对此,家长诸林等认为,哈市也应建立与“双减”政策相对应的中考制度,进一步推动“五育并举”,树立正确的育人导向,从根本上克服重智育、重分数等片面办学行为。
针对中考分流政策,一些教育专家认为,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家长应正确理解“分流”政策,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努力形成减负共识。-09-:00:00:0“双减”新政出台后,我省立即启动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合规性审查大清底、负面清单整治大清理、教育督导明查暗访问题大清查……但记者踏查发现,教育焦虑背后仍有诸多问题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