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有新动作,坚决查处变相补课

导语:“双减”政策,对于补习机构的一些乱象“重拳出击”。原本赚得盆满钵满的补习机构,一时间面临倒闭的危机。在挑战来临的时候,有些补习机构正在积极转型,谋求新发展,新出路。正当家长们以为教育公平来临的时候,一些补习机构却开始动起了“歪脑筋”。

在“双减”政策落地的过程中,不少家长发现,经过整顿,补习机构确实规范了许多。他们将课程都调整至周中,明面上,没有哪家机构敢“顶风作案”,在周末开课。但是家长们从不同途径得知,各种变相的违规补课依旧悄悄在进行,并且形式多种多样。

一、将咖啡厅、饭店等场所作为新“教室”

这些补习机构在表面上并不敢大张旗鼓地开设补习班,他们就想到换地点这种方式。他们新选择的补习班地点通常比较隐蔽,不易被发现。例如,选择安静的咖啡厅,或者选择一家饭店的包厢,更有补习机构将自己的补课课堂“转移”到了居民楼里。

二、将补习班老师“升级”成一对一私人教师、住家教师

除了转变经营地点,这些利欲熏心的补习机构负责人还想到了将补习班原来的教师们“改头换面”,包装升级成了高端家庭教师,“一对一”私人教师。这些教师会登门给学生们补课,补课的费用自然比大班教学翻几番。补习机构负责人们暗自窃喜,“双减”政策并没有减少补习班的受益,他们还多了理由增加收费。

三、“挂羊头卖狗肉”,表面上为夏令营,游学,文体培训等,实则为学科类补习班

教育部指出,另外一种“变异”的违规补习现象为将学科类补习课程穿插到夏令营、游学项目或者是文体类培训中去。有些培训机构则是和家长一起上演了一出“好戏”。家长们表明上给孩子报名了体育类课程,实则这些体育类课程的老师都是些“学霸”。这些老师宣称上体育课,其实实际上偷偷在给孩子们补课。

四、违规利用网课进行学科类补习

另一些补习机构则是将课程从“线下”挪到了“线上”。他们认为网课不受授课地点的影响,教师也不需要亲自赶往学生家中,利用网课来给学生补习,是一件既高效率又隐蔽的事情。

教育部有“新动作”,坚决查处“变相”补课行为,家长:大力支持!除了上述“变异”的违规补习外,新式违规补习的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对此“乱象”,教育部发文,要求坚决查处此类补习乱象,还学生们一个真正的“减负”的教育环境。

为什么这些教育机构的负责人,愿意想尽一切办法钻政策的漏洞呢?原因不外乎是受到利益的驱使。补习机构抓住了家长们的“痛点”,不停地贩卖着教育的焦虑,让家长们争先恐后地掏出自己的积蓄,给孩子报名补习班。

对于一些学习上比较吃力,对补习有着刚需的学生们来说,他们可以在周一至周五去正规的补习机构上学科类补习,这点教育部也是允许的。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家长默认这种违规补习班的存在,让自己的孩子配合这些补习机构来补习呢?家长们有的时候将补课的作用过分夸大了。

他们想通过补课,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超前”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能够在中考、高考等各类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另一些家长则是无奈跟风补习,因为别的孩子都补习,自己的孩子不补习的话,很有可能自己孩子的一些机会就被别人给争夺了。这些有“野心”的家长和“跟风”的家长,纵容了这些补课乱象的发生。

结语:

虽然说查处这些违规的现象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家长们还是需要相信,这些乱象总会有被整治的一天。教育部的发文更是透露出了国家的决心,要还孩子们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要净化教育这片天空,让孩子们可以在这片天空更加自在地翱翔。家长们也要更加理性地看待补习班的作用,补习班就像是餐后的一些甜点,可有可无。如果让孩子吃多了“甜点”,孩子可能会因此不好好吃正餐,这样的话不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了吗?

今日话题:

你认为教育部该严查这些违规补习班吗?

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