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最严课外限补令,这次要动真格的

据网友反映,这两天朋友圈里点燃了“夏天的一把火”?家长们为孩子教育的事吵翻了天,他们在吵什么?

小编了解到,原来又是“课外辅导班”惹得祸。关于学生减负的话题为何久久不能平息?

据报道,就在今年的6月15日,教育部召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启动会,会议宣读了《中央编办关于调整教育部职责机构编制的通知》。随即,各大媒体大力报道了这一消息,这一话题又开始引爆朋友圈。

为什么社会大众对这一政策的出台,存在这么大的争议呢?

回顾校外培训的发展史

第一阶段:

课外辅导并不是今天才出现,即使在毕业生“包分配”的年代,就已经非常流行。但这个时候,课外辅导主要承担两个功能:对落后生的补习和对校内教育缺失的补充。

一方面,老师在课后将学习成绩较差的“落后生”留下,或者带回家中私下补课,希望学生能够跟上学习进度。也不排除有人靠走关系,让老师私下为自己孩子“开小灶”的情况。通常老师不收费,或者接受很轻微的礼物馈赠。

另一方面,因为学校教育资源的局限性,孩子对文化课以外的学习有所需求,催生了少量的艺术培训班。

第二阶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围绕学校周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校外辅导班,初衷是迎合“后进生”对提高学业的需求。同时,也招来了许多学习还不错的学生,在课后补习中尝到了甜头。

第三阶段:

毕业生不再分配工作,原来最香的“中专”含金量瞬间降低。于是,学生的出路转向考取更好的大学,以助未来进入社会获取更好的工作机会。当时在学校最流行的一句话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日益激烈。

这也是教育内卷的开始,有人通过参加校外辅导,学习成绩得到更大的进步,和其他同学一下子拉开了距离,抢占了更优质的大学名额,也获取了更好的工作机会。

趋利是人的本能,学生和家长都闻到了机会,于是纷纷参加课外辅导、校外辅导。本意是能够在竞争中甩开别人,更多却是不想被别人甩开。

除了同样参加校外培训,更进一步发展到抢占稀缺的优秀教师资源,进入了财力的大比拼。

自此,“教育内卷”已经形成。

为什么这个时候出台“假期限补令”

自从年12月29日,教育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