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电子时代,很多孩子从小手机已经不离身,作为家长却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一旦成绩出问题,就是上补习班。补习补习再补习,而最后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我身边一个普通家庭两个孩子双胞胎,从小没上一天补习班,两个孩子双双考上大学。
一个上被某大学国防生录取,本科毕业后考研进入军校,现就职于部队。
另一个当年高考被湖南大学录取,本科毕业直接被阿里巴巴公司录用。
很多家长不解,从没上补习班,这两个孩子怎么做到的呢,看一下这个家庭的教育方式:
幼儿园阶段
很多孩子在小时候家长不在意,认为幼儿园阶段无所谓,而这个家庭这个阶段注重于培养孩子干什么就是干什么,一心不能二用。例如:给孩子限制吃饭时间,吃饭的时候决不能看电视或者干其他事情,假如吃饭时20分钟,孩子没吃完会被收掉,饭不能再吃,第一次孩子会胡闹,这个家长只当没听见。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习惯。
小学初中阶段
这个时候孩子进入真正的学习阶段,这个家庭给孩子的培养方法是确立目标,而这个目标不是高中,而是大学的方向,帮助孩子描绘未来进入社会如何生活。
很多孩子进入初三家长忙着孩子学习,而这个家庭在孩子初二结束带孩子拉萨旅游,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孩子在放松之后抗初三的高压。
这个两个孩子经过9年的努力,被不同的两个省级重点高中录取。
点评:由于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小学初中阶段人生目标的定位,孩子学习自然努力,且学习、做事都会认真。
高中阶段
很多孩子进入高中后,家长把所有的心思都集中于高考,而这个家庭的教育却相反。
从他们两个孩子考入高中(均省级重点高中)后,每次回到家,家长从来不问学习,而要求孩子做必要的家务,给父母分担家务。如:洗衣服、拖地等等。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作为孩子不是家庭的收获者,同样也是家的耕耘者。
三年的高中学习。两个孩子一个被湖南大学录取,另一个被某大学国防生录取。
这个两个孩子在拿到通知书之后,除掉打暑假工之外,只要在家均把饭做好,等待父母下班,可能当时做的饭不好吃,但是开始学着做。从不会到会,这需要过程。至少有孝心。
点评:有责任心,机会有进取心,为将来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两个孩子一路走来。看到别的孩子穿梭于补习班中,成绩超过自己,也埋怨过父母。而作为他们的父母回答很明确,学习不是依赖补习班,自主学习才关键。说明:这个家庭特别仔细,除掉正常生活开支,额外想花费其他开支几乎没有可能,属于注重经济开支的哪一种(旅游除外)。
对于不能上补习班的两个孩子,为了提高自己,只能付出比上补习班的学生更大的努力。唯一的利,就是两人同在一个年级,不会可以相互探讨。相互提高,功夫不负有心人,二人均达到学习阶段的成功。学业上超越了很多上补习班的孩子。
故此。孩子的学业成功与否,不在于你上不上补习班,而在于你对孩子从小的培养,学习好仅仅代表学习阶段的成功,不代表会否适应社会。
家长的心态、言行决定孩子的未来,正如上面这两个孩子,虽然没有上补习班,同样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实现理想。
说明:真实家庭真实人物,由于某种原因两个人名字不能透漏!
原创作者:教育兴国,文章已保护,百度独家拥有,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任何媒体不得转载,转载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