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我学生时代的记忆里,总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能在各科课堂的刁钻提问中指点江山;他们能在大大小小的考试中激扬文字;他们是老师们的掌上明珠,也是同学们的“最强大腿”……他们有个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名字——优等生。
普通学校的优等生就已经很厉害了,那么就读于重点、有名校光环加持的优等生,更是前途无量的未来之星,除了各中学之间“竞抛橄榄枝”对其展开“墙角争夺战”以外,很多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也打起了他们的主意。
校外培训机构抢优质生源,这不足为奇,但这里我要说一点:
校外辅导培训机构,是具有盈利性质的教育企业,如果说学生是它的客户,那么名校优等生就不仅仅是它的客户了。
因为,优等生经济,是能为教育培训机构带来长远利益的产业链。
优等生的错题本,就是可开发的产品
如果只是停留在靠着名校生的名气IP来衬托自己,做招生宣传,那么这家培训机构有点low。既然拥有了重点学校的优等生,那么培训机构就要让他们反复变现。
众所周知,应试教育就是题海战术,而重点中学的老师,很有可能就是当地中高考出题的教研组人员,那么,学校模考试题,就是教育行业巨大的商机。
然而,模拟考的试题不允许外泄,但是,名校尖子生的错题本、练习册总该可以自由支配了吧?而且,在同样的教研指导下,学生的错题本和练习册,难道没有学校考纲的影子吗?
我的中学时代,没少去辅导班上课。中考前夕,我的校外培训课时也告一段落,这时候辅导班的老师就把我们几个人叫了过去(我们念的初中是一所重点,同时我们也是学校年级前50名),让我们把从初一到初三所有的易错题整理成错题本,然后全部交给他。
我当时还是太小,并不懂其中的玄机,没有多想就照做了。然而在暑假的某一天,我就无意中收到了那个培训机构的传单,我一看上面写着“尖子生中考冲刺训练营”,下面的文案是“收录xx一中年级前50名易错难点,名校师资,捷径集训、直通中考……”之类的洗脑语段。
由此可见,将学生的错题本整理为自己的内部资料,将名校资料为自己所有,然后精准定位、借用名校IP放噱头开班招生,同时再把这些试题捆绑销售给自己的学生,赚完补习费再血捞一笔资料钱,这操作,堪称无解!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吐槽一句:不会赚钱的老师,不是好老板啊!
“优等生经济”的玩法其实还有很多种,为了赚学生家长的钱,教育从业者是玩了命的。然而在这一商机的背后,又是难言的无奈。
孩子们绞尽脑汁的学习,累花了双眼、累弯了脊椎,在成为家长们攀比的资本后,又成为了老师的商品,然而,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这些无奈又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