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落实毕业去向全班31人升学28

白癜风患者 http://m.39.net/pf/a_7110347.html

全班31名同学,其中28名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院校录取,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升学率高达90%,其余3人均已签约知名企业,全班%落实毕业去向。

毕业季,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卓越复材班亮出了一份“成绩单”:四年间,班级同学累计获得校内外各类奖学金60余人次,国家级、省部级奖项80余人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获国家级立项5项、上海市级立项16项,10人曾任校院各级学生组织主要骨干。

这个“神仙班级”是如何炼成的?

大学四年,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实验室

“大学四年,我的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实验室,虽然辛苦,但是特别值得,如果没有真正做过课题,不和老师深入沟通交流,我就不知道做科研是怎么回事,更不会坚定地做出读研的选择。”已经推免至浙江大学的郭司淼,印象最深的是在课题组收获的成长和在民用航空复合材料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锻炼的能力。

据了解,学院推行“六个百分百育人体系”,其中包括%本科生进课题组进行科创训练,%科研仪器设备向本科生开放,%本科生进入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进行工程训练,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在体系培养中进一步提升。

“从入学刚刚加入课题组的‘科研小白’,到具有较强的实验操作、问题分析、项目撰写能力的国家级大创项目负责人,在学院准研究生制培养模式和实验班的多学科交叉教学中,我受益匪浅。”郭司淼说。

卓越复材班是材料学院“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班级,近年来取得不俗成绩,既离不开同学们的进取,也得益于学院一流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复合材料专业学生曾赴山东、江苏等地开展生产实习活动

陪伴卓越复材班同学们一起成长是一批优秀的老师。学院实施博导班主任“1+1+1”计划,为每个班级配备1名博士生导师、1名青年教师、1名管理骨干教师,形成“学术引领+成长导航+管理服务”相结合的育人模式。

从重大工程中的材料突破、中国历史上的材料发明到生活中的材料应用、中国材料人的光荣使命,任课教师们将具有丰富性和延展性的思政内容嵌入课堂,持续点燃同学们科技报国的理想。

推免至复旦大学的张梦芸同学说:“一次专业课中,老师让我们专题讨论我国在复合材料领域取得的成就,碰撞交流中,既让我们掌握了最前沿的复合材料专业知识,又增加了民族自豪感,同时激发了学习热情。”

“让卓越班的每个同学都保持卓越”

入学后,班长赵小乐怀着“让卓越班的每个同学都保持卓越”的想法,时常带领班委们一起研讨制定种种举措来加强班级学风建设。

每堂课结束由学习委员在群内发布作业提醒,群相册中满是前排同学为看不清黑板的后排同学上传的板书照片;考试前的主题团日活动邀请成绩优异的学长学姐强化补习高数,梳理总结基础知识;班内“学霸”主动为成绩稍逊的同学提供一对一结对辅导。“传帮带、全覆盖、抓重点”,让班级总体成绩在年级中遥遥领先。

高数学习交流分享

班级里,王雨欣同学大一时成绩并不突出,经过4年努力,最终达到了全专业第12的好成绩,并成功考取了天津大学。“班级你追我赶、比学赶帮的氛围让我不敢松懈。如果‘十分’努力还不够,那我就付出十二分。”回顾这些年的学习历程,逆袭的王雨欣感喟不已。

吴思贤大二时通过转专业进入卓越复材,起初专业学习比较吃力,但在同学们的督促带动下,成绩蒸蒸日上,今年顺利申请到了香港城市大学的offer。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31个同学都是这个卓越集体中的一份子,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做科研、一起写论文、一起参与各类比赛,四年间班级成员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累计获得校内外各类奖学金60余人次,国家级、省部级奖项80余人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获国家级立项5项、上海市级立项16项。

沈佳悦代表东华大学参加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他们青春里有不一样的精彩

这个集体中的每个人,都不是“书呆子”。从科创竞赛到志愿服务,从文体活动到社会调研,他们在各个平台上绽放自己的光芒。

已收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沈佳悦,大二时申请并主持了1项国家级科创项目,和班内同学一起完成了直接墨水书写(DIW)3D打印水凝胶支架、环境监测无人机等实践项目,让科研实现了从书本走向实际。此外,他还参与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多项志愿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超小时。热衷文体活动,是学校龙舟队重要成员之一。书里书外不认“怂”,沈佳悦的人生光环全开。

考入上海科技大学的团支部书记梁宇航从小热爱体育,大学期间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代表学校参加上海市大学生游泳锦标赛,获得了1金1银1铜的历史最好成绩,同时还在课余时间考取了国家中级游泳教练员、救生员等证书,在学校游泳社承担教学任务,不仅为校争光,还与体育部老师们一同带领更多的同学感受到运动的乐趣。

梁宇航(右二)代表东华大学参加上海市大学生游泳锦标赛并斩获佳绩

这群00后的毕业生中,有一名同学比其他人年长几岁,他就是退伍学生高鸣屿。

年,高鸣屿参军入伍,作为一名战斗员,两年军旅生涯期间多次被派遣执行军事行动,身体也因此负伤。年,接到鄱阳湖抗洪抢险任务,有伤在身的高鸣屿咬牙坚持到任务结束。

“我们组成了一个党员突击队,急难险重任务都要求他们带头上,很羡慕他们能带头冲锋,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在今后有需要的时候我可以带头冲锋陷阵!”曾在部队写下入党申请书的他,如今已在退伍重归校园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推免至浙江大学攻读研究生。

高鸣屿(左一)参与年鄱阳湖抗洪抢险任务

四年来,他们用奋斗点亮了心中的理想之光。相信这群前程满是星光的青年人,将在人生的新赛道上绽放更多风采。

作者:储舒婷彭这华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来源:东华大学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