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期待的《银河补习班》上映了,这部打着“父子情+邓超+白宇”的影片横空出世,和霸占暑期的迪士尼经典之作《狮子王》正面开战;邓超和俞白眉的黄金组合,终于不再为大家奉上搞笑和无厘头,而是走起了另外一个路线——煽情+怀旧的正剧风格。此片一上即引发了热议,一是它好坏参半的口碑,二是剑走偏锋的题材选择,这部电影在争议声中也无疑推高了它的热度和票房,然而笔者看后的感受则是,这是一碗浓浓的盛着怀旧和反思的“毒”鸡汤。
“毒”之一:父子情
说它是毒鸡汤,是因为它的“毒”直指人心,都是最能牵动观众情怀的尖锐角度。影片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亚运会开始讲起,完整展现了一对父子横跨30年的时光变迁里发生的故事。儿子马飞和父亲马皓文,就是芸芸大众里最普通的父子两个,但是他们又是不同的。马皓文缺席了马飞前几年的成长,直到马飞上中学后才回到他身边。由于母亲跟着继父南下广州,父子两个人相依为命。马皓文没有钱,他四处打零工,甚至卖血供养家庭,为儿子买电脑,带着儿子看航展。他在洪水滔天的时候不顾生命危险大声嘶吼地喊着儿子的名字。他和儿子玩捉迷藏,这对父子之间一直都是温馨而甜蜜的,在马飞眼里,父亲总能想出各种办法哄自己开心;在马皓文眼里,妻子和自己离婚改嫁他人后,马飞就是他从监狱里出来后所有的一切。片中浓浓的父子亲情令不少家长们落泪。在影片结束后打出的“献给父亲”字幕也无疑是在向所有身为人父的人致敬,在任何时代,亲情的主题永远都是能让观众们买账的“常青树”。
“毒”之二:教育
影片剑走偏锋地挑选了“教育”这个最热门也最容易引发争议的题材;在马飞生活的环境里,无论是他的妈妈馨予、还是学校里的教导处阎主任,都像极了围绕在我们身边“老师家长”们的群像脸谱化人物,他们为了孩子的分数拼尽了老命,每天急得像热锅蚂蚁一样对孩子们严防死守,对于差生则更多是采取打压的教育方式。导演用这些人物凸显出大教育环境中的“恶”,反衬出马皓文作为父亲的不同。作为全班最差生马飞的父亲,他不仅要为自己的生计奔波,还要面临儿子被退学的局面,但是他从不斥责儿子,反而是鼓励和肯定马飞。他胸有成竹地和阎主任打赌一定让儿子进年级前十。他的教育方式并不是陪着孩子复习熬夜,反而他扔掉了除了课本外多余的辅导材料,而是带着儿子去大草地上玩耍,只为了让他真正体会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含义,甚至临近考试时候,所有考生都在学校或家里挑灯苦读,他偷偷带着儿子去游览大好河山,去最好的位置看航行的飞机。他给予马飞所有他能够给予的自由和快乐,正如班主任小高老师所说:“孩子的眼睛里有了光。”最后,马飞不仅写出了最好的作文,考进了年级前十名,而且长大后成为了一名出色而优秀的宇航员。
虽然对于影片中父亲的教育模式大众两极分化,有人肯定有人否定;尽管故事仍然充满瑕疵,但是我却能够充分理解影片立意的初衷,那就是网上曾经流传了很久的一句话:“论教育的本质,爱与自由是唯一答案。”
个人感觉这是一部适合父母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影院观赏的电影,影片中关于父子情的展现以及对教育提出的探讨深入人心,加之穿插其中的怀旧金曲,它的确是一碗有“毒”的心灵鸡汤,这个故事讲得或许不完美,也存在着情节生硬的漏洞,但是只要我们在走出影院后,能够引发反思和感动,这就已经足够。
(百家号是一个媒介和公众平台,我们也会提供各式各样的文章以供大家阅读,也真诚地欢迎和接受大家踊跃投稿,丰富我们的文章类型;如果需要投稿的读者们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后续小编会及时与您取得联系,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