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他的名字,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有些陌生。
不过他所创办的〝新东方学校〞,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人就是中国杰出社会企业家俞洪敏。
年,出生在江苏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里并不富裕。
在他16岁的那年,俞洪敏第一次参加高考,然而成绩却差强人意,英语只考了33分。
俞洪敏在某节目上说到那次高考时,十分感慨,〝英语一直都是我的致命弱点,要不是母亲的全力付出,我早就放弃了〞。
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是高考成绩出来后,俞洪敏的母亲看到儿子33分的英语分数,十分的不甘心。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当地一所初中学校急需一名英语老师,之后硬是将儿子硬拽过去,担任初中英语的代课老师。
年,在俞洪敏17岁的时候参加了第二次高考,这一次的英语依然只有55分,看着可怜的一点分数,俞洪敏决定放弃。
看着沮丧的儿子,母亲决定最后再搏一回,不管能不能考上,最起码努力了。
同年,当地县城办了个高考补习班。俞洪敏的母亲到处找人,托关系让儿子进入了补习班。
也正是这一次补习班的机会,俞洪敏仿佛开窍了一样,成绩直线上升。
本来只想报考当地一所本科学校的他在这次补习后,决定报考北京大学。
年,俞洪敏参加第三次高考,顺利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而这一次的英语成绩是93分。
俞洪敏的高考故事很励志。
毕业后的他被留在了学校任职,这一留就是6年时间。
6年后,他毅然决定从北大辞职,带着自己的女朋友住起了廉价房,开始了创业之旅。
年,俞洪敏正式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
在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模式下,仅仅用了2年时间,新东方的学生就突破到了一万五千人。
后来在北大同学王强和北大教师徐小平的加盟下,新东方强势崛起。
年,新东方学校正式注册为新东方教育集团。
随着新东方的扩张,俞洪敏也顺利挤入中国上流企业家圈子。
在某一次的企业家集会上,俞洪敏就同马云有过一次精彩的辩论。
两人互相讨论了阿里巴巴和新东方的命运,往往没想到,马云当时的言论居然成真了。
当时俞洪敏说,
〝阿里巴巴、腾讯、小米、乐视,百年中国经济的兴旺和昌盛,这些公司是不是还会在?我认为这个公司可能就不在了,但是什么东西能够保证中国的可持续的发展呢?那就是教育,所以百年之后,新东方一定在。〞
轮到马云发表演说时,他接着俞洪敏的话说到,
〝他说我们这些公司十年内肯定在,一百年后肯定不在,这个教育会在,新东方会在,俞洪敏在这里犯了两个逻辑错误,第一个,十年内,我们这些公司未必还在;第二错误是,教育在,新东方会不会在,这是两码事,教育不等于新东方。〞
台下的人当时只当是两人的逗乐,开玩笑,没想到的是五年后,在国家的双减政策压力下,稳坐教育行业龙头位置多年的新东方迎来了毁灭性打击。
新东方开始退出市场,退租全国个教学点,这些教学点光装修就花了六七十个亿,还有违约金、押金以及学生的退款,还有离职教师的工资等巨大的开销。
业务的大幅度缩减导致了集团大裁员,专家预计起码要裁掉4万员工。
人去楼空的新东方学校此时60岁的俞洪敏心都碎了。
但就算面临这样的困境,他依然坚持尽到自己的责任,对学生承诺无条件按比例退款,对员工有序结清员工工资,不欠薪。
不仅如此,俞洪敏还在个人账号上发布了一条信息。
〝教培时代结束,新东方将把崭新的课桌椅,捐献给乡村学校,现已经捐献了近八万套。〞
随着装满课桌椅的卡车驶向远方,随之而去的也是近千万教育领域从业者的青春。
有网友评论,年,他是最惨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