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连续性的重拳出击整顿打乱了教培行业“发展轨迹”,去年疫情在线教育火热,使得整个教培行业“百家争鸣”,各家机构浑身解数打造独特的教学服务与质量,例如广告宣传单上各家都是机构名牌导师、定制化教学、特色化课程内容,但尴尬的是几家机构广告宣传上出现过同一“名校老师”。
教育被资本裹挟,教育就可能不再是教育,是利益
如果没有利益,资本会入教培行业吗?不会,其他小机构也不会进入,没有利益机构怎么存活,但资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快速获取更多利益,教育又不能快,只能慢,在这两者冲突之下就会出现问题。
在线教育互相竞争抢占市场,本质上是把品牌率扩大,占领用户认知,例如某某机构教师团队来自名牌大学,英语授课老师全是来自外国人,有纯正的口语发音教学,普通家长很难辨别真假,再加以低价课程,家长根本抵挡不住“诱惑”,纷纷报名,品牌认知度打开了,线下培训班开店,结合线上线下,很快拥有高额市场率。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认认真真做教育的培训机构而言,简直是毁灭打击,没有资本投入,不能大肆地投放广告,生存空间缩小,苦苦守着一亩三分地。
还有不明真相外行人觉得教培行业很挣钱,相继开办培训机构,机构数量增多,为了生源,开启价格战,最后导致入不敷出,卷钱跑路,各种教培行业乱象随之而来,家长谩骂教培机构贩卖焦虑、使教育变得不公平,在这乱象中国家出手干预,使教培行业回到起点,逐渐变得规范,起到教培的应有作用。
教培真的贩卖焦虑了吗?
有,但主要是家长焦虑,教培机构放大焦虑,家长不甘心自家孩子落后于人,从孩子小时候就担心上什么幼儿园,上了幼儿园之后需要上哪个小学,课堂学习不足,需要报培训班补习吗?等孩子高考过后,教育焦虑才减轻。
教培使教育变得不公平了吗?
并不绝对,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分析。
教培
1、良心教培机构教学独特,摒弃传统教学方式,帮助教育市场多元化,为更多的孩子提供更适合的学习方式.
2、站在父母角度看培训班。给孩子报培训班,目标是提高成绩,在整个过程并没有损害到别人,他们是否报名培训班与我无关。
3、校内师资不好,教学方式死记硬背,通过校外培训老师多维度分析知识点,深入浅出地讲解,教培机构作为补充还是有益的。
大城市与乡村教育差距过大
大城市虹吸效应较强,周围人才逐渐流向大城市,老师也不例外,城市相比乡村学校的福利、工资、办公环境、住宿条件相差巨大,还有个人发展前景,多种因素之下老师往往选择大城市,乡村与小镇无人去,大城市抢着去,师资进一步倾斜。
大城市除了师资好,教培机构学校也多,如果孩子学习不好,还可以报培训班专门辅导,乡村不会出现科目老师共用,就已经是非常好的条件。
乡村经济差,能投入的财政预算少,大城市学校里的教室配备多媒体、空调、计算机课程等。
乡村教室简陋,只有一个机器设备——吊扇。基础教育差还影响到音、美、体课程不能正常开展,学生活动形式单一。
城市与乡村差距教育还不只两点,包括乡村家长孩子教育观念、学习氛围、农村空心化、升学率等。
美国为了提升教育公平性年到年政府尝试过几次教育改革公平性,但最后失败了,家庭富裕的都去培训机构上学或请一堆家教老师教学,家庭贫穷的愿意上学可以选择公立,不愿意上学也没人管,富裕与贫穷家庭差距越来越大,优质资源和社会财富向顶层人士集中,穷人想翻身难如登天。而我国出台的各项教育政策正是为了遏制这样的发展趋势,不能让教育与资源过度集中在部分人手里。
总体上看影响教育公平因素较多,教培只是其中一环,教培引导规范后,其它环节也会开始改善管理。例如城市教育资源开始向农村倾斜、规范校外教培机构、传递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意识、部分地区禁止高考生复读公办,相关政策在一步步落实执行中,都是一步步走向教育公平。
你认为教育会公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