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相关部门连续出台关于学科培训的相关政策,国内一些知名的教育培训类公司股票跌得也是稀里哗啦,某培训机构名人又一次频频发言,备受瞩目。很多家长对于还要不要报补习班也是很矛盾,问到的比较多。
左思右想,还是聊聊吧,也算是对于自己的一个总结,同时也希望能够对我们的家长有点启发和帮助。
大学毕业后,就在北京的教育培训行业里面上课,一晃近20年,前两年考虑年龄大了,回老家河南,自己做了一个教育培训机构。无奈赶上疫情,加上其它一些因素,赔的是稀里哗啦。
想想看,尽管说在这行业里算是个失败者,但应该属于资深业内人士了:培训机构辅导班老师也当过,知名学校自己办的课外班老师也当过,自己也开过公司,做过培训机构。
先说第一个问题,培训机构里面的所谓名师,不客气地说,包装成分挺大,实际上绝大部分是名不副实的。
为什么这么讲?
本人读师范大学的,算是科班出身,同学、校友啥的,在国内比较牛的中小学做老师的很多。自己在行业里面也算是摸爬滚打多年,称得上熟悉内情吧。
先说它的名师来源,尽管有很多机构都在宣称,它的师资如何如何牛,来自某某重点中学,但真实的情况是,一对一还好,班课的话,绝大多数是很可疑的。为什么,上课人数多了,质量难以保障是一方面;再者,谁知道哪个家长会搞你一下?所以,……
还有,绝大部分的机构,最看重的是续报率,搞定一个学生,恨不得这个学生从小学一直在这里上到高中或者大学毕业,而学校老师的教学,本质上是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辅导,使得孩子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己能够解决问题,不再需要报班了。(这个是最核心的矛盾,也是本人和认识的很多教师,尽管教学还算不错,但很多时候和机构的理念实在没法调和,只好走人的最大原因。绝大部分机构的老师,需要你充当销售的角色,而师范类科班出身的人,往往过不去自己心里的那个坎)
那么这些机构的名师从哪里来?大一些的机构,会自我培养、包装。小的机构,那就呵呵了,鱼龙混杂吧。
课上得多了,自然就熟悉了,是吧?教材、讲义、作业,所有的一切都是现成的,你所需要的,是表达能力强,沟通能力强,最好再有点小幽默或者是有颜值,能够让孩子喜欢你。
但很矛盾的是,在名师的问题上,教育培训机构实际上是近乎天然的两难境地:没有名师,招生时候有些缺乏号召力;但名师一旦出名了,问题也很多的,比如课时费增加,被挖角,自立门户……这个问题,几乎是无解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家长会遇到,你报的是某某老师的课,但上课的却不是某某老师。
而这个也是之前老马特意发视频讲述过,自己不懂教育的话,千万不要去做什么学科培训类的教育加盟的核心所在:基本上都是想骗加盟费的。真的是所谓的师资、生源、教材什么都不缺,机构凭什么找你加盟?
再来谈谈很多知名教培机构的所谓清北毕业生占比多少,高校毕业生占比多少……诸如此类。实际情况是,注水成分挺大。当然了,近些年内卷了,再者确实教育培训挺来钱,很多名校毕业生也加入这个行业。
还是想说,不要太过迷信。清北又怎么了!、又怎么了!绝大多数人,一天的师范教育都没有接触过,而他们加入机构所接受的培训,讲真,销售部分远远多于业务学习!真的去查的话,被一些机构包装的人间精品似的名师,大多数连个教师资格证都是没有的。(监管缺失,家长盲目)这也是正经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在教育培训机构里,往往混得还没有一般大学毕业生好的原因:他们多年的师范教育,心里有底限,而……
再来聊一下之前火了很多年的外教,实际上很多的所谓外教,根本不具备在国内教授语言类课程的资质的。而培训机构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很多大名鼎鼎的,都这么搞,)没办法,很多时候,有一张洋面孔就是好使,能怪谁?而机构招人、租场地……也是要恰饭的啊。但是,这不是一些机构,无下限地搞一些阿S或者非洲兄弟蒙事的理由。(甚至有的都发生恶性事件了,还遮遮掩掩的,真恶心。)
不说了吧,说得多了,可能招人恨了。
但真的不希望,我们的很多家长朋友,自己被人当了韭菜,还在为身价几百个小目标的人心疼。别的不说,自己想想,你所耳熟能详的“课上不讲课下讲,免费不讲收费讲”的荒唐言论,背后没有教培机构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