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的双减还是以失败告终了。双减是什么?为什么要双减?理不清剪还乱。
双减之所以让人讨厌,根本原因在于政策并没有落到实处,没有达到减负的目地。
这跟学校的教育制度有很大关系。取缔补课班也不彻底,街边补课班照开不误,教育部门下来检查,马上关门,检查人员走后再开门,为什么能这么精准地躲开检查,因为有人提前通知他们检查时间。上下沆瀣一气,补课班怎么能杜绝呢?
补课的主体是补习机构,原来还比较正规得申请执照,自从双减,执照也不给批了,全转为地下。请有资格证退休教师,招几个大学生,分散到若干屋子里,来检查也不开门,人家也没违法,除非联合派出所工商一起查,这些部门别的不干了,查到了就解散,换个地方租,跟街边小摊似的,没几天就开起来,多大社会成本呀。要不就几个家长合起来请几个机构老师来家上,人家也不需要教师资格证,成绩补上来就行,你把他们全抓起来?
延时托管最扯,说是自愿,执行下来就是每天强制多上一节课,而且这节课是名正言顺的收费这是社会问题,小小的校园解决不了。
减负都是表面文章,越减孩子越累,被迫参加延时,延时都在讲课,回家还要写作业。本来没托管还能培养一下兴趣爱好,可现在哪有时间啊。孩子喜欢的画画和舞蹈课都停了,小眼镜早早的就戴上了,一天户外两个小时太难实现了。好怀念我们小时候每天都在阳光下疯玩的场景。
延时说起来不允许讲课,哪个星期不讲课?讲完课,把作业还是带回家来做?延时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不上,老师也不乐意,因为要多送一趟学生出来。
补课的老师要罚,补课的家长也要罚,举报者不能是家长,必须是学生。双管齐下才能彻底杜绝补课行为。
讨厌的地方在于:要你双减,考试还看分数,优质资源还是按名次录取。中考分流还存在,高考还是录取率低,就业还是无法在钱和感情上给低学历者尊重。双减和分流就是自相矛盾的。
说是双减,可考的科目在不断增加,这算什么双减?
减负变成了增负,不仅仅中午午餐后上课,延时课变相补课被自愿,孩子们不堪重负,身心疲惫,真实摧残儿童!
这个政策没有问题,但是它不是缓解中高考压力的法宝,换句话说它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压力以及家长们的焦虑,药不对症,再是好药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