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现如今人们已经无需为吃饱饭而发愁,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能养活自己,可与此同时各行各业的竞争却不断变大,纵使大家清楚无论从事什么行业,身处什么领域,只要凭借自己的双手赚钱都是光荣的,但人们还是不可避免的追崇体面的工作。
要想得到一份体面而稳定的工作,最重要的便是拥有一份好学历,毕竟大部分企业招揽人才的时候都会明确规定学历情况,一旦达不到规定,便无法通过简历的筛选,就算进入到面试环节也很容易被筛掉。
“减负”后,校外补习机构迎来“新变化”,家长:害怕孩子掉队。
正因为学历如此重要,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才越来越重视,宁可让自己的吃穿省一点,也要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
除此之外,社会上有许多补习机构不断地散播焦虑,他们告诉家长,如果家长不能在黄金时期为孩子提供最好的辅导,孩子将输在起跑线上,之后很难再超过其他人。
鉴于此,家长们纷纷花大价钱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和特长班,他们不奢求让孩子超过其他人,只希望别出现掉队的情况。家长焦虑,孩子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大,由于近年来学生的压力不断提升,国家不得不出台减负政策。
国家先是规定了学生的作业量和上学时间,同时还禁止教师公布学生的成绩等等,这一系列的举措看上去减轻了学生的压力,可事实上孩子们并没有感到轻松。
因为他们的校内压力已经转移到了校外,对于家长而言,他们每天都要忙于工作,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辅导孩子做作业,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他们送到补习机构,如此一来省时省力,还能让孩子的成绩得以提升。
没想到减负政策下来以后,最开心的居然是补习机构,毕竟学生在校内越轻松,校外补习机构的生意也就越兴隆。
初步的减负政策并没有带来预期中的效果,于是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重点打击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外文化课补习。无论是在职教师还是课外补习机构,任何人都不可以为义务教育阶段内的学生补习文化课内容。
现如今已经有不少校外补习机构被取缔,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他们或许会在未来重新开张营业,只不过到时候,他们会变成非盈利机构。
若是无法从学生家长的口袋里拿到钱,房租以及教师的工资又该如何支付呢?看来辅导机构的末日即将来临。
虽说辅导机构有可能不再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辅导会就此消失,要知道许多家长为了提升孩子的成绩会专门聘请一对一家教,而一对一教师的授课价格显然比一对多的班级制授课价格要贵上许多,所以家长的压力并没有得以减轻,反而要花费大价钱来促成此事。
尤其是那些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其课程更是会变得无比抢手,到时候就看谁愿意出更高的价格了。
根据新政策规定学生的上课时间不可以放在周六日以及节假日、寒暑假期间,只能改成周一至周五晚上,除了语文数学英语三大主科以外,还增加了政史地生这4门课程。
有些孩子白天要在学校里上课,晚上还要继续上网课,整整学习一天以后,其疲惫程度可想而知。高强度的学习不光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要想改变现状,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帮学生们减负,而是让家长们消除焦虑。部分家长之所以强制让孩子接受补课,主要是因为其他家庭的孩子都是如此。当他们知道了别的孩子都在努力,他自然不会放任自家孩子玩游戏、刷手机。
在这件事情上,有一位家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现在中考的录取率是50%,如果没超过分数线,孩子就要去职高念书,谁不想让孩子轻松一些呢,可是不疯狂补课他们只能流入技校,竞争这么激烈,我们还怎么躺平啊?”
这位家长的担忧不无道理,唯一的解决办法便是将高中纳入到普及教育当中。
只有从源头上解决上高中的问题,家长们的焦虑才会减轻一些。比如说,普及制教育改为10年,小学5年,初中和高中合并5年,到时候,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考大学或是进入中级专科学校,这样一来家长就算是想内卷,估计也卷不起来。
学生疯狂补课只为了不读技校?高中录取率太低,家长不愿“躺平”。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