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严禁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开办课外辅导班或在课外辅导班授课;严禁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相关规定和惩治办法,想必每所学校都对广大教师公示过告诫过。教育部门的这一文件指示,受到了各级教育机构和中小学校的重视执行。我校本学期就对教师们进行过至少两次这样的禁戒提醒;教师们在禁止从事有偿家教责任承诺书上也签了字并摁了指印;但是在学校之外,我们仍可以很容易地发现有不少有偿补课的现象。
各种有偿家教、补习班、培训点等的广告纸、宣传页令人目不暇接:随时会有手持大叠传单的宣传者拦住行人,宣讲推销他们的所谓“金牌教育”;马路两侧,各样的招生人员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一连守候好多天都不知疲倦;小区门口、墙壁乃至电梯楼道里都张贴着辅导班之类的小广告,如“内有空调、提供中餐、名师点津、让您做考试状元”之类的言词充满着诱惑力……一边是明文规定禁止这类行为,一边是明目张胆、大肆其风。
难道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主管部门“雷声大雨点小”,“睁只眼闭只眼”?还是家长以至学校都明里暗里支持这样的补课行为?刚刚信誓旦旦地签了“军令状”,脚一迈便进了补课大军的行列;或许补课者都是在校大学生、待业青年等社会人士,没有在校在职教师牵线进去?面对这些带有些许愤慨的困惑,我深深陷入了沉思。
各类补习班、辅导班令学生成了“亚历山大”
近年来,国家“减负”的要求和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可都收效甚微,其中也许有着复杂而深层的原因,但为了孩子们的健康发展,为了素质教育的有力实施,我们大部分人依然对“减负”持有热烈欢迎和认真执行的态度。因为“减负”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无疑是正确科学的,属于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像其他方面的改革一样,减负行进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作为新时期的教育者,时代赋予了我们改革创新的重任,我们既然立志做勇于革新的新教师,就必须具有坚持真理和正义、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有偿家教这类乱象有悖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依法执教、科学从教的操守,因此必须予以抵制乃至取缔。道理虽简单,但对教师尤其是想做新教师的教师来说,却应该以此做个深入的思索和认真的对待!
新教师的“新”,应先从思想观念上革新,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了正确科学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就能为漫漫征程定向定轨,就不至于在困难中迷失方向和自我,就能避免产生“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失误。为响应新时代的召唤和要求,为了教育改革的美好明天,每位教师都应有做新教师的强烈要求和迫切愿望;可是要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名符其实的新教师,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需要我们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训练好思想,端正好心态、锤炼好师德、培养好精神、学习好理论、积累好知识、陶冶好性情、检查好自身;认真对待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以千锤百炼的决心和信心迎接挑战。
其次,欲做新教师,关键是在“新”字上要有所思悟和修炼。“新”意味着要革故鼎新、推陈出新,为打造全新的自己、进入全新的境界而努力;把一切不符合教育改革的陈旧观念和庸俗做法拒之门外。面对一些功利和诱惑,应坚守师道尊严、坚守原则底线,像刚才提及的“减负”问题,就是素质教育问题,也是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的教改中出现的问题;还是对我们进行考验的问题。它考验我们能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能否不为世俗功利所惑,能否自觉遵守师德,有没有能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益等等。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处理教改中的系列问题,特别是像“减负”这样的基本问题,那就无缘做新教师。
当然,在“减负”的口号和呼声中,有偿补课等乱象屡禁不止,其原因多多;但其主要因素无外乎社会、家长、学校及一些教师。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生存的压力等早已使人们唯金钱是瞻,一些人为赚钱想方设法、绞尽脑汁,早将谋利之手伸向了校园——尤其是中小学这样的象牙之塔。他们或团体或个人,或“结党营私”,或独自兜售,抓住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让子女输在起跑线上的急切心理,以五花八门、花里胡哨的形式瞄准在校中小学生(这是主要群体)。
虽说有的补习班提供的条件优厚,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成本的增加终究赶不上上涨的收费标准;但家长们为了子女的快速优秀和成才敢于不惜代价,他们是不会在昂贵的补课费用面前止步的。这也就使那些补课者屡屡有机可乘,形成“周瑜打黄盖——一家愿打一家愿挨”的局面。至于双休日、寒暑假等本应属于孩子们休养调整的时间却被名目繁多的课补所占用而给孩子们带来的负面作用,是补课者们从不顾及的,他们看中的只是赚了学生和家长多少钱而已。
各类有偿补课让学生不堪重负
各种违背上级规定顶风作浪的补课者固不足道,但家长们甘愿让孩子们参加各类补习班却让人感到不值。家长们也许懂得“减负”的道理,但一想到自己都是为了孩子好,便往往会心安理得,其实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即使孩子赢在了起跑线,满足了一些家长的虚荣心和好胜心,也不敢保证孩子在漫长的学习中取得最终的胜利。
正如中国教师报特约记者、安徽作家梁好老师在一篇《起跑决定不了胜负》中所说:教育的路途中,学生前期的表现代表不了发展的前景,事实上,如若过早地将孩子的学习潜力过度地开发,必然耗费其今后发展的动力;起跑的速度并不是多重要,因为孩子的人生是场马拉松,让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成长,坚实地走好每一步,收获到属于他们的脚印,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人生的长远发展留下充足的后劲。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也曾说过:“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由此可知,不懂得为孩子蓄势留力、一味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的家长,却浑然不知自己的做法无异于揠苗助长,甚至于会得不偿失。
教育行政管理和监督部门也有责任:文件、措施均已出台,但对于明知故犯的现象咋会处理得如此不给力呢?我想身负其责的管理者们不会视而不见,也不会就此罢休;可能各种监督治理行动正在进行中吧,让我们拭目以待。
在这场愈演愈烈的有偿补课乱象背后,我们作为校园的在职教师是该警醒反思了,尤其是打算做新教师的更应如此。想一下:孩子们在校的学习任务和负担已经不少了,为什么还要不顾辛苦劳累地去课外补习?一些本该在课堂上及时解决的知识和问题,如果孩子们已然掌握了还会去校外讨教吗?补习人数的增多是否也反映了我们的教育教学不够成功?为了师道尊严,为了不打乱孩子们身心发育发展的规律,我们就要趁着这教育革新的契机,为孩子们减负减压,减少参加有偿家教的学生数目。
做新教师,兴新课改,赢新课堂,育新学生,用高能高效把孩子们牢牢吸附,免得孩子们牺牲宝贵的休养时间、金钱精力而被满天飞的有偿补习所荼毒。这样说似乎有点“刻薄寡恩”?非也,您听个小例子。附近一个初中教师,每周都把相当多的学生集中起来补课,一个小时收入一百多元并已长期收益,为了继续下去,竟然不把一些重点难点题型当堂解决,而是故意留下放在双休日补课时再讲。暑假到了,有个大学生在家无事打算教辅自己妹妹,可这老师竟与之争生源,告诉女学生说;你姐姐虽上大学,却没教过学,不知道重难点、考试特点和规律,极力让女学生参加自己的补习班。
针对这些乱象,我们将作何思考?反正我是对有偿补课没有丝毫兴趣的,也从不知道如何去挣学生的钱。当今学生的任务、压力和辛苦早已远超前代,但很多方面的素质却令人堪忧;要不国家怎么会要求“减负”,并把这作为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之一呢?
对社会方面我们也许无能为力,但至少可以管住自身,不为利益所驱使,不做违规逾矩之事。对家长我们可以真诚沟通,但重要的是要经营好自己的课堂,使得学生信赖我们,产生自信心和幸福感,从而减少进课外辅导班等乱象。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我们,因为过不了“减负增效”这个坎,我们就谈何资格去做新教师?“新教师”虽不等同于“名师”,但一定是课堂教学常教常新、学生教育越来越高效的教师。不从事有偿补课,为学生着想“减负增效”,乃是新教师的必备情怀和素质!也是有灵魂教育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