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是年度育儿网络流行词。很多年轻的家长朋友对这个词一定不陌生吧。
如果你还不知道什么是鸡娃的话,我来给你解释一遍。
所谓鸡娃就是:家长不断地给自己的孩子“打鸡血”,用激励鼓励的方式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培训,学习各种对他“有很多好处”的技能,尽全力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栋梁之材。
其实有一份样本数量高达+的问卷调查显示,最渴望自己孩子出人头地,对学习很看重,制造“鸡娃”的社会阶层是:中产。
那些真正高产和经济不理想的低产反而对孩子的要求没有那么紧绷。
其实在鸡娃这个词横空出世之前,中国就有已经有相当多的家长在这么做了。在孩子的教育方面,鸡娃模式几乎是中国父母在世界上都比较独树一帜的标志。
随着鸡娃模式在教育圈卷的“飞起”,很多带着各种寓意的名字相继横空出世。
比如“家鸡”就是父母自己在家教育孩子;“班鸡”就是在各种辅导机构进行学习的孩子;“牛蛙”就是某一个方面或者很多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孩子……
有多少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牛蛙”呢?
尤其是那些本身依靠自己努力改变生活现状,并且努力维持把自己能提供的最好的条件都倾囊掏出的最广大的社会阶层。
孩子代表的更多的其实是父母的期望。
事实上鸡娃现象的背后映射出的并不是孩子之间的竞争有多么残酷和激烈,那只是一道迷离了我们双眼的屏障。
如果你能穿越屏障,看见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可能就会茅塞顿开。
竞争焦虑
你没看错,就是竞争焦虑。
这份焦虑的来源不是孩子自己想要在学校里勇夺第一、样样最棒,而是他们的父母,把自己沉淀了十数年的社会压力和未来不可估量的美好幻想,全部变成了殷切的需求。
这个需求别人无法满足,只有孩子可以。
打骂孩子的行为很显然已经不是当前教育的主要模式。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思维逻辑也已经基于年轻家长素质的提高、教育程度的加深而逐渐被淡化。但是鸡娃模式却被传承的很好,很彻底。
其实我们把这个话题单独说出来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矢口否认。
很多爸爸妈妈都是一边在抱怨,一边在付出,一边说我觉得孩子自然就好,一边却在跃跃欲试付出大量的金钱和精力。
爸爸妈妈不容易,孩子也是看在眼里的;爸爸妈妈为我好,孩子心理心知肚明;所以他们没有办法不能拒绝。
这种来自父母和孩子的双重无奈其实每个人都能理解,这中间无关对错。
但如果我们把现实稍微理想化一点,就会发现。这种源自家长的巨大焦虑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对孩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撇开工作、社会压力的因素不谈,只看教育的现状,家长们都是“压力山大”。
你想啊,从年到年的这10年时间,咱们国家每年从高校毕业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数量,已经从万飙升到万。想要国考上岸的录取比例更是低的夸张。
如果孩子没有一技之长傍身,他们该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有很多种说法和版本,但大多数家长的焦虑就是这么来的。
那“鸡娃”到底是“纸上谈兵”还是真实有效呢?
不得不说的是,很多事实已经证明了它的有效性,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家长都在把这种教育方式奉为圭臬。
不信的话你看看现在的孩子们,哪个不是多才多艺,各种乐器手到擒来,各种自信表达毫不怯场。
相比之下,和一个时代类比,鸡娃真的强了不是一星半点。
但是这样的强大,并不是没有代价。
鸡娃们的童年并不完整。他们缺少了真正自由和纯粹的部分,这种确实对一个人来说不可逆转,无法弥补。
鸡娃的心理压力普遍比较大,这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过多的压力、没有发泄的通道在心里闷得久了就会产生一些让人想象不到的问题,这其中包括抑郁情绪。
而且有权威报告显示,孩子鸡娃的教育优势在小学阶段是比较明显的,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心智的成熟和心理健康的需要,越往后这种鸡娃模式成功的概率就越低。
这并不是说竞争过于残酷,而是孩子自己的行为模式与社会交互的过程中带来的碰撞造成的结果。
从小就是鸡娃人生的孩子在承受挫折的能力上相对比较弱,在行为模式上偏向于成功思维,这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有可能成为他们摆脱不掉的负累和枷锁。
毕竟鸡娃的优秀是绝大多数孩子们被迫做出的无奈选择。
社会的竞争烈度至少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家长在选择对孩子的教育模式的时候,最好能找到鸡娃和自由娃之间的平衡点。至少让孩子的内心偏向于乐于接受,这样身心的健康才能有比较稳妥的基石。
你会让自己的孩子变成“鸡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