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疫情,一位感染新冠的45岁妈妈流调轨迹曝光后,全网都跟着心疼…
图片来源
江苏省卫健委7月23日通告我统计了一下:在7月10号到20号的这11天里,她除了熬夜通宵工作,剩下的日常,就只有一件事。
送儿子上xx培训班,接儿子下课;
送儿子去xx舞蹈学校,接儿子下课;
送儿子去xx武道馆,接儿子下课……
11天17次接送,文、武、艺多科兼修,风雨无阻。
就在这份流调曝光的第二天傍晚,“双减”文件正式公布,校外学科培训彻底凉凉。But,千千万万个和这位妈妈一样的鸡娃家长,从此真的就解放了吗?
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抱歉,我们回不去了。
战斗惯了,就算前无去路后无退路,多半也不是原地待毙,而是把主战场从机构挪回家,撸起袖子自己干。
有一点是明确的:补习班时代终结之后,拼妈的时代正式到来了。01“双减”的风刮了大半年,近日,正式官宣!近日,新闻联播、新华社都发布了相关信息:
其实机构营利不营利,家长不关心,对家长影响最大的还是这几条:
1、校外机构不能占用寒暑假、休息日、法定节假日补课;
2、“拍照搜题”这类app将被禁止;
3、严禁聘请境外外籍人员上课,也就是说类似vipkid等线上机构都不能再用境外的老师授课了。
4、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5、校外培训机构的资料要全面整顿,境外的英语教材将被禁止。
02政策出来以后,网上出现了一些段子——事实证明,这不仅仅只是段子。
近日,各个k12教育品牌都有所动作。
7月13日,好未来(学而思)旗下托管品牌“彼芯”上线,据介绍,“彼芯”以开设线下课后成长中心为主要业务模式,招收小学生,提供放学接送、餐食、课内作业、自主提升等服务。
7月15日,精锐教育旗下精锐少儿业务推出三大素质教育品牌,分别为少儿科创启蒙品牌“至慧少儿”、舞台剧/演讲产品“小小地球”、素养成长综合体“天才宝贝”,构筑精锐少儿素质教育的新体系。
新东方各地分校正在招聘负责编程、音乐、美术等品类的员工,并于今年6月投资冰上运动培训机构万域芳菲;大力教育旗下清北网校推出素质类产品“美育大师课”;豆神教育推出新品牌“豆神美育”,布局素质教育赛道。
高途于今年4月22日设立专注成教与职业教育的高途学院,并于7月19日上线高途APP,主攻语言培训、大学生考试、公考、教资等职业教育业务。
作业帮、网易有道也分别于今年1月、3月布局职业教育赛道。
看来,资本都想好了后路。
03文件出来以后,教育圈内的校长、老师们也纷纷转发,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位从教30年的教育工作者说:“等了多少年,终于等到这一天!”杭州市学军小学校长张军林:在做好“减法”的同时,也要做好“加法”
一段时间以来,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是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也是教育改革的“老大难”问题。“双减”意见从学校、家庭、社会等诸方面开展综合治理,对有效缓解社会焦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当然,在做好“减法”的同时,也要做好“加法”。一是对学校而言,要提高教育质量。无论是适当延长学生在校时间,还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作业管理水平,都是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要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业成长中的重要责任。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做到教学“五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认真辅导、认真评价,把学校教育的主动权牢牢抓在手里。学校主食“吃饱”了,也就没必要到培训机构吃“零食”了。
二是对家庭而言,要提升育子水平。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终身的老师,要树立正确的育子观念,要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要理性看待孩子的差异成长。不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