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下发新政策,双减双增双管

教育可以说是国之根本,而我国为将当前的应试教育情况全面转变为素质教育,做了多方努力,教育部所颁发的政策相继出台,包括将文理分科考试的高考制度调整为“3+1+2”式高考制度,让考生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除此之外,对于九年义务教育部分也颁布了“双减”政策。

距离“双减”政策颁布已有一段时日,可以说减负效果显著,但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下面来详细说明一下。

“双减”政策下的隐患

“双减”政策的实施本质上是为了给中小学生减负,主打将课余时间还给学生,包括不允许在课余时间让孩子报班学习学校课本内容,严厉打击课外学科辅导机构,同时减少学生作业量。

与此同时开展了“5+2”课后服务,让孩子能够自主选择在周一到周五的放学后是否留在班级内,由老师义务看护学生,并教导学生完成作业,一方面为晚下班来不及接孩子的家长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继续在学校多学习两小时,由老师亲自教导做作业,也免去上补课班的钱。

但凡事总是有利有弊,没有十全十美的,“双减”政策发布的时候,家长都是普遍支持的,但随着政策的实施,其中的问题也凸显出来。

孩子的课余时间增多,也就意味着不可控的因素变多,若是自律一点的孩子还好,不用家长督促自己也会学习,但贪玩的孩子一有时间就只能想到玩,从前周末家长还能把他送到补课班,而现在放假期间不允许补课,家长又没有时间去时时督促,只能任由这样的孩子在家“无法无天”,长此以往,成绩也会下滑。

“双减”配合“双增”双管齐下,共同作用

正当家长发愁,如何能够让孩子既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又不影响成绩时,教育部又新下发了“双增”政策。

新政策是由教育部体卫艺司长王登峰提出来的,并表示“双增”政策就是为了弥补“双减”政策的不足之处,由“双减”配合“双增”双管齐下,共同作用,就能逐步完成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实现健康发展。

“双增”政策的主要内容就是去填补“双减”政策下学生空出来的课余时间。包括要求学校增加关于艺术、体育、音乐等方面的美育课程,加强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培训,同时也鼓励市场上多开设一些音体美特长培训班,培养学生拥有更多的特长。

在“双增”政策下,学生能得到更多强身健体的机会,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只在课堂上“死读书”,同时能够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深入学习,在“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课业压力的基础上,增强学生体魄,进一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达到素质培养的目的。

听到新政策后,家长们忧心忡忡

面对国家频频发出的新政策,家长们从一开始秉持观望的态度,转变为了困惑和不知所措,再到如今的隐隐担忧,虽然隐约感觉到了国家正将人才培养计划,转变为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全科人才,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在这些政策下自处。

很多家长都认为,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说出来确实好听,但中考考试也不考音体美这几科,而中考分流比例越来越大,“双减”政策下学生学习的时间本来就少了,再把课余时间都用来学习音体美,会不会更加影响孩子的考试成绩。

而如果国家进一步将音体美学科划入到考试范围中,将这三科在考试中的分值占比提升上去,就会将情况变成学生要努力学习更多的科目,而家长也会开始像给学生报语数外补课班一样,去给孩子寻找能补习音体美的培训机构,事情就变成了又一次的轮回,孩子的压力反而增大,家长也要面对水涨船高的美育类培训机构的价格。

有网友就此提出建议,增加学校音体美课程的项目选择范围,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不局限于那几个项目,由此能够培养出擅长不同项目的人才;也希望国家对美育机构的培训报价进行管控,将价格控制在亲民的范围内。

总结:相信教育部后续会为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继续调整相应政策,其实国家在抛出一个政策后,也要适当地给家长们一些“指点”,而不是让家长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互动话题:你对新发布的“双增”政策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9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