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为什么会来

山西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1825.html

最近,新东方市值缩水以及俞敏洪捐赠桌椅的新闻刷爆朋友圈,再次引发公众对“双减”政策的讨论。最近中小学校期中考试刚刚结束,笔者身边就有家长嘟囔说,“半年不上课外班,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下来了”。

看来还是有很多人想不通,课外培训行业为何面临如此严厉地整顿,与教学沾边的机构全军覆没。

笔者刚上初中的孩子也曾在某著名课外机构学习,最近退了学费。上下学期,每门主科课程一周一节课,寒暑假还要短期班,这样全算下来,一年单科大约50节课。每节课元,全年单科的学费是10元。

每年花费在一科上的课外培训费10元是个什么概念呢?还记得总理说过全中国有6亿人月薪不过元吗?这也就意味着,近一半的国人,全年不吃不喝把工资全交给课外机构,都够不到上一门课的门槛。这些人的孩子怎么可能有上课外班的机会呢?

还记得前几年,某机构曾经宣称某市高考“文理科状元”均在其旗下分校学习几乎所有课程。高考六门课,如果都培训的话,一个孩子仅仅这部分开销全年至少就要7万元。这个数字,一线城市的普通中产家庭也难以承受,更何况国家还在鼓励生二胎和三胎呢?

千万不要误会,我的意思不是说“双减”政策出台是为了鼓励生孩子,其实更大的目的是让不同家庭环境下的学生,都能依靠自身的努力和禀赋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国家设立高考的目的是公平地筛选人才,至于是谁被筛了出来,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重要,但是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不重要,人人机会平等才是政策出台的最大考量。

即便是那些支付得起课外培训费的家庭,这样的消费对于社会整体利益来说也价值不大。其实每年单科1万多的学费,对于一线城市的家庭来说,大多数承担得起。但我们再算一笔账。因为班里其他孩子上了课外班,所以自己的孩子也要上。孩子把课后时间消耗在了课外机构,没开阔视野、获得知识,久坐久看也不利于视力和健康,不过是多做了习题、掌握了考试技巧而已。家长要负责接送,有的还要陪读,钱花了、时间花了,占用了大量时间,最终也不过就是买了个“对得起孩子”“我们努力了”的心安,获得了与其他孩子同步起跑的机会;这就好比,大家本来都在0米处起跑,但有了课外机构的“助力”,纷纷跑到了米的位置起跑,其实和之前0米起跑是一样的。对于社会整体而言,因为学生家庭都被课外班困住,其他领域的消费就少了。

课外培训机构赚得盆满钵满,但毕竟是少数,学生家庭和其他消费机构才是多数。肥了少数人,亏了多数人,对社会整体却无益,这样的盈利模式怎么可能持久?

最近政策收得越来越紧。面向中小学的所有课外培训,不管是学科类还是素质类,均不允许做广告。其实政策逻辑和上面的分析是一样的。即使是素质教育,例如学钢琴、练书法、画油画……只要大家一哄而上,最终都是“起跑线拉平”的内卷结果,对社会整体无益。让每个孩子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领域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培养有天赋的人才,让其成长为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人,这才是教育的本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