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进入倒计时,为了最大限度助力考生提升中考成绩,生活报联合哈尔滨市萧红中学优秀名师团队,在最后关键时刻,给出考生中考冲刺策略。
指导名师:哈尔滨市萧红中学语文教师宋阳
全国“百佳语文教师”、哈尔滨市教育系统“身边好老师”、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标兵、职业道德先进个人、南岗区“十大名师”;市语文学科带头人、语文学科兼职教研员、南岗区“百花奖”评委。
对错题进行勾画、圈点、批注
有的考生到了复习后期还在盲目做题,结果是题目虽然做得多,但仍然是在同一个知识点、或是同一类题型上失分,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注重典型例题的总结,不对照自己的错题反思,更不对错题归档整理。殊不知,失分点就是增分点。
后期的复习,要注意运用不同颜色的笔对错题进行勾画、圈点、批注,加强解题后的反思,弄懂错误的原因,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并舍得花时间再次钻研历年中考试题,领会命题风格,对典型习题做好归类整理。
注重中低档题,分分必争
中考试题中的中低档题,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一张考卷拿高分的前提。例如,对要求背诵默写的文章的复习,就没有任何速成的技巧,考生必须要记牢、记准,动动手,把平时的易错字常写写,逐篇过关。
对于成语题、病句题、字音字形题,要注意反复放到语境里面去理解“为什么对,为什么错”。文言文的翻译练习要坚持,最后阶段要做到字字落实,篇篇精准。
静心阅读感悟,读写以一当十
最后约30天,阅读不必采用“题海战术”。每一篇文章既是阅读的材料,又是写作的范文。用心体会,从每一篇文章中汲取营养,达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现代文阅读要树立2种意识,即“原文意识”和“整体意识”。我们要坚信,大部分阅读试题的答案在原文中都能找到依据和理由。一定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答题,有些考题,虽然问在一点上,但实际是关系到整篇文章的。
尽量将文章做3遍阅读:第1遍通读文章,了解梗概,了解题目的内容;第2遍带着问题读文章,仔细搜索题干,因为有些问题的题干就隐藏在文章中,答案也和题干附近的文字有关;第3遍局部阅读文章,完成卷面考察的内容。
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阅读训练,注重问题的典型性,不仅掌握答题的技巧,更要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强化笔答,读写训练结合,以读带写,还要注意入境读文的速度训练。
写作:杜绝“背作文”“公式化套作”
最后这段时间,在写作上不能慌乱,不要盲目写多篇新作文,要找出平时写得比较好的作文,反复思考,认真修改,练练手感,要清楚了解自己在写作上的长处与不足,在修补不足的情况下,尽量多让自己的长处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形成良好的写作状态,要坚决杜绝“背作文”“公式化套作”。
考场上在动笔作文之前,要在草纸上先列个纲,比如写议论文,你可以先确立写作的角度,拟定文章的题目,安排好文章的结构,要用哪些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论点,都要用怎样的论证方法,这样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近年的中考作文内涵丰富,贴近生活实际,不设审题障碍,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写作的空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理可论。
考生在作文方面容易存在的问题:
1、审题不细
这一点在写作中体现为:强词夺理、穿凿附会、断章取义、曲解题意,就只言片语确定写作目的和方向,不顾作文题目的整体思想,不顾作文的提示引导,不顾作文的显性要求,更有甚者偷换概念,另立门户,擅自改题。14年的考题《有一种色彩属于我》,题目中明确规定是“一种色彩”,可是卷面中写多种色彩的也不乏其人。
2、文体不明
要求中的“文体自选”不等于没有文体,考生的文章还是要写成鲜明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3、言之无物
总是在模仿别人的故事,却难于静下心来发现自己身边感人的细节。
记叙文问题:绘景造境能力弱,叙事描写能力不足。
议论文问题:论点不明,论题转移;滥用论据,编造论据,对所使用的论据强加思想的现象极其普遍。有的考生写作的议论文虽成篇,但只是堆叠论据材料,将论据简单地相加,缺乏独立思考,缺少对观点的阐释辨析。
写作训练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审题立意是关键
学会认识命题的思维方法,避免偏题、跑题,确保切中题意。
评定作文的第一把尺子就是立意,特别是给材料作文,要认真审读材料。如果是一则材料,我们就要提炼出最佳主旨;如果是多则材料,我们则要归纳出共同主旨,这样我们就可以减少审题时间。
2、充实深刻是后盾
做好充分的写作素材准备,分类型地训练,比如情感类、感悟类、成长类、自然类等,开阔视野,积累鲜活、典型的素材,才能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文章。
这里特别要说一下议论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