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孩子们在培训地图上奔跑
只有这样才能不输在起跑线上吗
中国江苏网讯12月14日,周六。早8点,南京尚未喧嚣。江东北路从定淮门大街到草场门大街段的马路上却熙熙攘攘,挤满了私家车。汽车短暂停留,车门迅速打开,大人斜拎着包拖着小孩,或是孩子独自背着书包,跑过密集的门面房,跑入近乎被遮蔽了的商场拱形大门,进入华彩荟。
每座城市都有一张自己的隐形培训地图。在家长们的指挥下,孩子们奔跑于这张地图之上。他们坚信,或者也不那么确定:只有这样,才能不输在起跑线上。
孩子们奔跑出了市场景气。专注于细分领域研究的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K12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K12(kindergartenthroughtwelfthgrade,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教育市场规模,到年有望达到亿元,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约12%。K12已经成为教育行业的投融资重心。
在“培训楼”过双休
8:05,陈立(化名)气喘吁吁赶到华彩荟四楼一家培训机构门口,迟到了五分钟。“昨晚作业写得太晚,全家人都睡过了,早饭只在车上匆匆啃了几口面包。”看着儿子匆匆进教室的背影,妈妈不无心疼地说。
陈立是南京树人中学初二学生,当天在华彩荟不同楼层不同机构上四门课。8:00-10:00英语,10:10-12:10语文,13:15-14:45计算机编程,18:00-20:30数学。
从今年暑假开始,陈立周六的一整天都在这里度过。妈妈焦女士说,儿子班里很多孩子都在这栋楼里上课,对于周末上课孩子们早已经习惯了。
平时焦女士不进楼,这一天,要续报寒假和春季课程,就跟着进来了,培训机构这两天在推购课优惠:“每年的培训费吃不消,能省一点是一点。”
焦女士说,她第一次到华彩荟,看到五层楼高的中庭从天到地挂满励志广告、鸡血标语,“精英家庭教育”“古筝培训专家”“让孩子更快开口说话”“为4—18岁中国孩子提供值得信赖的国际素养成长教育”……总有一句击中你。是的,她最终打开了钱包。
南京很多楼宇、商场里有培训机构,但是华彩荟最夸张——整幢楼里几乎全是培训机构。36家面向未成年人的培训机构,占据了约八成营业空间。剩余的其它零星商铺,几乎也是以孩子和家长为服务对象。
负一楼中庭,被分割成一格一格,每一个“格子”就是一个篮球培训课堂,篮球敲打地板的“咚咚”声在楼内回响。一楼,7家培训机构亮闪闪的招牌一溜排开、环绕着中庭走廊的栏杆,每家机构都拥有一个霸气前台、数十间教室。二楼、三楼小型培训机构多,营业面积最大的是著名连锁培训机构学而思。四楼、五楼,以小型艺术类培训机构为主。
在不同的时间走进这里,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景象。下午,商场里人迹罕至,走廊灯光昏暗,多数“商铺”大门紧闭,几乎让人怀疑这里已经停业。晚上六点楼里一下热闹起来,送孩子的、等孩子的、接孩子的,人来人往。双休,人流达到巅峰,每一家培训机构都灯火通明、活力涌动。
公开可见的深圳市舆情研究院调查报告显示,81.58%的中小学生表示参加了校外培训,71.5%的被调查家长表示其孩子参加了校外培训,数据体现了参加校外培训成为深圳中小学生及家长群体的主流选择。在南京生活的焦女士原籍山东,她认为:“全国各大城市应该差不多。”
卖百货不如卖培训
华彩荟所在的区域,南京人俗称“龙江”。这里的“金盛百货”曾是全市最红火的小商品市场,后来变成“金盛摩尔”,定位为家居、服装、餐饮多业态经营,一直人气不佳。年5月重装升级,改名为“华彩荟”,逐渐成功刷新成“培训楼”。
二楼“北外壹佳”英语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是这个商场最早入驻的,年就来了,那时候商场里还有好多服装店、餐饮店,后来就只有我们留了下来。”
家长陈女士向记者画出了这一带的“培训地图”——
华彩荟方圆一公里,可谓南京培训业的大本营,有名气的机构在这里必有分部。往南米的滨江广场,除了一些小公司全是培训机构。斜对面的文荟大厦,我家孩子在那儿学编程。再往南过一个红绿灯,辰龙广场,两层楼都是搞培训的。辰龙广场对面,苏宁清江广场,培训机构正在加速入驻。草场门大街上,中青大厦也有不少培训机构……
家长们口口相传着本市培训地图:鼓楼区的新晨大厦、凤凰书城;玄武区的新世纪广场、龙台大厦、和平大厦;建邺区的中央商场百货面积越来越小,培训机构面积越来越大;雨花台区的紫荆广场、雨花体育中心、世贸52+街区;浦口大桥北路一带,培训班大都集中在弘阳广场;江宁的“培训楼”是城建大厦……一位家长说,学而思在哪里办学,培训机构就在哪里扎堆。
仙林新兴的教育综合体可一书店仙林艺术中心已进入招商阶段,这里最欢迎的也是培训机构。招商负责人介绍说,项目最初规划就是文化教育综合体,目前确立的主力店,除自营的可一书店、可一艺术外,还有新东方教育,此外是舞蹈、机器人、绘画、音乐等十多家素质教育培训机构,与文创、轻餐饮、咖啡馆等搭配,形成互生效应。在他们看来,培训机构有稳定生源,是优质业态,很快就给得起房租,而品牌超市、影院、咖啡馆等装修投资大,招商条件要么是免房租,要么是长期低房租,招商方承受压力大。
一句道破天机——“培训机构能马上给得起房租”。公开财报显示,新东方财年第四季度学生报名人数约为,同比上升33.9%。截至年5月31日,学习中心总数达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增家,与上季度相比净增69家。
谁供养了培训楼
12月8日,位于南京市中心“艺术金陵”的民国建筑内,暖气把孩子和家长们的脸熏得通红。一家儿童音乐机构正在这里举行年会,娃娃们分组上台表演唱歌,家长们兴奋地鼓掌、拍照。在这浓烈的氛围中,获得年度最佳家长奖的萱萱妈几乎流泪:“5岁的萱萱胆小不合群,一年断断续续上了这里的音乐课之后,能上台和小朋友一起唱歌,多元的培训费也值了,这一刻我觉得幸福,辛苦都得到了回报。”
培训与成长、提高密不可分,但近乎“全娃培训”显然虚火不小。在江苏可一集团董事长、教育学博士毛文凤看来,中国人对教育的重视传统、应试教育的巨大惯性、中产崛起再加资本的引导,催生了红火的校外培训。当下掏钱的家长主体是70后、80后,正是中国中产主力。
70后洪女士的女儿读初一。上培训班的日子,贯穿了女儿的整个成长过程,“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很高,不仅要学习好,还要多才多艺。女儿幼儿园开始学舞蹈和英语口语。小学三年级开始,这些课都取消了,为学科补习班让位。初中,专攻语数外,上课频次和强度全面提高”。女儿的寒假班洪女士已经早早报好,物理和化学提前学起来:“有些无奈、有些身不由己,全班九成以上的孩子都在上辅导班,如果我们不上,孩子的成绩排名就要落后,孩子就会没有自信,还担心会影响到两年后的中考。”幼儿园一年4万,小学一年7万,初中一年9万,洪女士摆摆手说:“不算多,我们家的培训班只能算是中等配置。”
在升学、就业、成长以及各种期望值的驱动下,家长们不惜一掷万金。80后方女士,家有二宝,培训费一年10万以上。大宝在民办寄宿制学校上初二,每周只有周六下午到周日下午一天半在家,安排了三门课外班:英语口语、数学提升、英语阅读。5岁小宝一周要上七种课:创意美术、篮球、乐高、讲故事、英语、运动、幼小衔接,“主要是让他参与一些集体活动,比如篮球、运动,还有就是动动小手,集中注意力,比如画画、乐高。户外活动是少了,但是那得大人陪,我们没时间。”
南京市教育局相关人士认为,教育培训的繁荣有其两面性。一方面,原先确实存在相当数量、一拥而上的办学不规范机构。去年10月份开始专项治理后,状况大为改善。另一方面,也说明这方面的需求确实大。如何将老百姓的需求合理转化,如何让市场更规范化、更人性化,这是教育主管部门努力的方向。据了解,去年10月以来,江苏省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集中专项治理。南京市共排查出中小学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家,经检查发现无问题机构总数家,整改后继续经营76家;关停取缔家,占比超过80%。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方长春笑言,自己孩子小学高年级也是在培训楼里过周末的。从学业竞争的角度看,培训班帮助一些孩子在应试教育中脱颖而出,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的周末理应在户外,在蓝天白云下驰骋,但真正能参加户外运动的孩子并不多。只要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还存在,择校热不杜绝,孩子的培训楼周末就不会消失。
只有少数家长有勇气让孩子游离在这样的培训模式之外。10岁的皮皮刚刚结束一周的浙江游学回家,他唯一的课外培训支出,是一年花费5万多的外籍老师一对一钢琴课。皮皮妈妈王女士认为,如果学校教育做得好,学生就不需要上这么多课外培训班。家长们被裹挟在培训洪流里,生怕孩子掉队,眼睛盯着遥远虚无的成功目标,反而忽视了眼下的每一天。如果没有每一天的质量,孩子如何拥有美好的一生?未来变化多端,如何把控当下?学习的本质是上快慢班还是全面健康成长?王女士说:“洪流滔滔,家长应当保持对子女教育的独立思考。”
记者刘霞黄红芳王晓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