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这个补习班有点刚,又有点暖

小编是90后,我们这代人眼看就奔三,表面装文艺,吃穿不发愁,但又有多少人不再为房子等一些物质条件烦恼。孩子就更不敢想了,怕自己的经济实力无法满足孩子的日常开销,又怕自己对孩子的教育重蹈父母的老路。

但教育真的是靠钱砸出来的吗?对于未来的焦虑,在看完《银河补习班》后几乎缓减了很多。孩子的教育并不是靠钱,靠名校名师,而是家长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部电影开头就讲述了作为父亲马浩文由盛而衰的故事,从享誉全城的桥梁建筑师到阶下囚只用了跑火炬的几分钟,入狱,离婚。这时的马飞不懂爸爸为什么不回家,不理解爸爸为什么不要他。马飞一遍又一遍拿着手电筒往天上照的时候,或许他不懂父亲的苦衷,但他仍然相信爸爸。

马浩文的离开让马飞变成了问题少年,而电影的第一次戏剧冲突也在此时呈现了,出狱的马浩文见到儿子的第一面竟是儿子被教导主任开除的一幕,父子的冲突矛盾再次上演。而且也有了再一次的戏剧转折,为后面应试教育与家长教育作铺垫。

面对儿子被开除,马浩文与教导主任打了个赌,用年级前十的名次去回应顽固不冥的教导主任。于是父亲牌补习班就开课了,马浩文并没有让儿子使用过多的课外辅导书,而是只留下课本,也并没有让马飞努力学习,而是让马飞相信自己就是天才,“脑子永远不要停止转动”。这里又有一个对比,到底是批评教育好,还是鼓励教育好?

尽管马飞从倒数第一冲到全校前十的剧情有点扯,但电影用夸张的手法告诉我们父亲牌补习班是有用的,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要管用的多,并且家庭教育将影响一生,这点在马飞上天后遇到火箭要完的时候也有体现。

另外,电影中有两次自救,一次是洪水中的马飞,一次是火箭中的马飞,人只要脑子不停息,就永远有办法。剧情中还有两次对比,一个是手电筒照天的片段,父子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还有就是“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和“我也是第一次当儿子”,让父子之间的矛盾得到溶解,这是小编觉得写的很好的一点,家庭治愈可以说是现在每个家庭都存在的问题,但示弱并不是软弱,而是对家人的弥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