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班#
今年以来,关于教育的话题不断,从双减、学科类培训严令禁止、取消重点班、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中高考体育科目将逐步提高分值等等。几乎每项消息传出,都引起了全网热议。
其中对家长和学生们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学科类培训,严令禁止”。随着中高考人数的年年递增,升学压力也随之节节攀升,也致使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这也是近年来各类培训机构越来越火的原因。
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备战小升初、中考、高考
对于“双减”,从家长的角度来讲,我们是应该拥护它的。因为在“双减”落实之前,经历过孩子小升初的都知道,为了备战这场筛选,孩子和家长最晚都得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投身战斗。孩子之间的对话都是围绕各种考级杯赛,比如考KP(剑桥通用五级考试前两级,包括KET和PET),考华杯赛等。
连五年级的小孩子课间都会讨论“我身边有哪个哥哥姐姐成功上岸了”之类的话题。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上述对话一般发生在考研究生或考公务员的大学生之间,实际上现在10岁左右的孩子们一本正经地谈论这些是非常正常的。此外,家长们也非常焦虑,可能同时在十几甚至几十个小升初的群里面,每天汲取各种有用的、没用的、真实的、虚假的信息。
年的政策当中明确规定不允许学科竞赛,不允许和招生挂钩,但是你会在现实层面看到,如果孩子想被名校点招或者自己择校,那他们就要投入到杯赛和密考中,无数的家庭把时间精力投入其中。
当政策不允许的时候,家长的焦虑是翻倍的,因为一切都是不公开不透明的。
具体来说,首先你要学会很多密码,或者说是“暗号”,比如某个学校的缩写是什么,大家说秋游意味着什么,夏令营又意味着什么,还有集体参观哪里哪里,我第一次听说甚至还有在地下停车场密考的时候也是瞠目结舌。
是家长加速了这场内卷吗?
“双减”之下,9月10日,校外培训机构内,下午3:40左右,已经陆陆续续有家长送孩子来上课。许多孩子刚走路都还需要家长牵着,却已经背着大大的书包走进了辅导机构的大门。
当问到为何“双减”之下仍然选择送孩子上辅导班时,部分家长表示,“补课肯定是要补的,毕竟升学的压力还摆在那。”而且不少培训机构的课程都在正常开展,不少课程都已经满员。相较于学科类培训机构大规模裁员,部分一对一培训机构则在大面积招生。
有些人或许会问,为什么家长会如此趋之若鹜?对此,我想说,有哪个家长真的会对这种事情乐此不疲?但是竞争压力下家长停不下来,孩子停不下来,学校也停不下来,全社会都被卷到里面,越卷越紧,但是谁也停不下来。
教育内卷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
作为家长,其实家长们也很心疼孩子们每天学习任务繁重,但又希望孩子都能进好一些的学校。为了避免双减变成“一厢情愿”,还是要根除课外培训乱象,从根源入手,减少培训需求,降低培训热度。只有破除唯分数论,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课内教育效能,实现学校之间的均衡,才能真正缓解教育焦虑。
在这条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虽然现在教育还有很多问题,但至少“双减”是一个好的开始。
最后,家长们还是要有一个相对轻松的心态,至少不能每天在孩子面前都是紧绷的,除了学习应试知识之外,还需要培养孩子的兴趣、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西方现代人际关系教育的奠基人卡耐基曾说过“要想学习优秀,事业有成,除了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具有优良的非智力因素。”
大家认为呢?
本文由花花是花钱的花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