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高考志愿填报期间,很多考生和家长对志愿填报存在疑问,有一些中介机构或不法分子借机而动,招摇撞骗。为防止广大考生及家长上当受骗,近日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发布“高招防骗”系列提醒。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新闻客户端记者郑周贇/文
小心有人冒充高校招生人员
现在的高招录取工作全部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信息,按志愿和分数安排投档,根本不需要学校派出所谓的“招生人员”,任何人为因素都不能影响投档结果。
即便是高校派出工作人员到中学,一是要求工作人员必须通过中学与学生接触,二是学校在网站上会公布派往各地工作人员的姓名。
如果考生、家长碰到有所谓以高校招生中介机构或代理人的名义找上门来,要搞清具体情况,到学校网站上核对或直接打电话到学校招生办公室确认。
小心“可花钱更改高考成绩”的谣言
每年高考后便有考生和家长经熟人介绍或网上获悉,认识能通过“黑客”进入省教育考试院系统的高人,修改高考成绩,让考生得到满意的成绩,同时索要高价“服务费”,此类情况纯属骗局。
所谓的黑客入侵、修改分数在技术上是行不通的,因为高考网上阅卷并非在互联网上,而是采用内网阅卷,根本不存在黑客入侵的可能。
考生成绩发布前都做了原始数据存档和数据异地备份,通过网络公布后,省教育考试院会对网上信息进行监控匹配,网站均设立严密的防黑客病毒攻击系统。
小心所谓的“计划外招生”
一些不法分子谎称可以得到高校的计划外招生计划,而且这些高校都是国家正规高校甚至是重点大学、军事院校,只要家长缴费后就能到校就读。可事实上,等学生到校上学后,有的甚至临近毕业,才发现自己并不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录取的学生,而是这些学校自考助学班招收的学生或网络教育学院的学生。
高等学校招收的高教自考或成人高考助学班、补习班的学生,往往是被所谓中介机构推荐而来。而且招收这部分学生也无须国家批准招生计划,入学后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高等教育自考各科考试,考试合格即可获得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自考毕业证书。网络教育学院是学校注册制,不需要通过省级招办办理录取手续,学生毕业后取得的是网络教育毕业文凭。
所以,这种以“计划外招生”的名义向家长收取费用,组织学生入学,实际上是以假乱真,故意把网络教育或自考助学、成人高考补习班之类的教育混淆成所谓普通高考“计划外招生”,考生、家长对此务必小心,自己把握不了可以到各级招生部门询问,以鉴别真伪。
小心“自主招生”的幌子
经教育部批准可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已向社会公布,取得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要参加高考,达到规定分数线后,统一安排在第一批本科模拟投档期间进行投档录取,学校“自主招生”没有后门可走。
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名单必须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进行公示,考生和家长可登录网站查阅,凡未列入公示名单则不能享受自主招生优惠。同时,“自主招生”入选的学生,还必须参加高考,成绩必须达到学校的要求,最低的要求是达到一本分数线。
因此,凡有人主动提供“自主招生”的所谓服务,考生及家长需要提高警惕。如认为在“自主招生”过程中受到不公或发现有违规之举,有权向“自主招生”学校纪检部门或省市教育考试招生机构反映,并获得答复。
小心“扩招指标或特批指标”
根据教育部规定,各高校会预留极少数的机动计划用于调剂,机动计划主要用于调剂到生源好的省份录取高分考生。因此也就有人谎称可以通过各种关系弄到“机动计划”,进行行骗。
其实,预留的机动计划执行都有严格规定和程序,仅就调整招生计划的渠道就须先经高校招生领导小组同意,再上报教育部审核,并通过教育部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管理系统办理,最后由考生所在省级招生部门批准执行等环节。
江西省规定,高校追加的预留计划必须在投档前完成,并参与批量投档,按志愿、按分数录取考生。所以,对于高考成绩低于各校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家长最好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想法,以免上当受骗。
谨防所谓的“内部大数据”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前夕,总有中介或网站宣称掌握内部大数据。省教育考试院已明确表示,未向教育部门以外的任何机构提供相关数据。
商家所谓的“内部大数据”纯属造谣,无非是营销口号,其数据的准确性还有待推敲,而且志愿填报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奉劝家长和考生,在面对这些填报志愿广告时需谨慎,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