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育观察者
导语:补习班出现的初衷很简单,就是为了那些在学校学不会,家长们又不会教的学生而设立,负责补习的人赚到了钱,给钱的学生也学会了知识,一开始的模式就是这么简单,而且也只存在于少部分家庭和少部分学生群体中。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可自由支配的资金越来越多,对教育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了,渐渐的补习班不再是少数学生的专属,反而成了学习上的“主流”,学生们即使在学校不认真学习也不用担心,毕竟还有补习班作后盾。
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眼看学生和家长对补习班的需求越来越多,社会上各色补习班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大街小巷的门脸房,甚至居民楼里,都住满了培训学校和补习班,生意做得如火如荼。
对于补习班越来越多,家长们其实也没有太多感想,只是觉得补习费用越来越高了,效果也没有之前那么好,一直到年,双减计划横空出世,这时校外培训机构和补习班,以及学生和家长们,都开始傻眼了。
真的要凉凉了?校外培训处罚意见出炉,或面临5万元以上罚款
对于轰轰烈烈的双减政策,年幼的中小学生们是举双手赞成的,这样以后就不用补课了,但对于这项政策,家长们的想法却很复杂,虽然荷包里的钱省下了,但孩子的学习问题就没法得到保障,毕竟自家孩子在学校不自觉,放了学自己又不会辅导,还不如花点钱。
至于校外的培训机构和补习班们,自然是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很多小型补习班都一时没有扛住,导致关门歇业,至于培训机构队伍中的巨头,也因为一个大浪打过来,导致了比较严重的裁员和缩减规模,直到找到转型机会,情况才逐渐好转。
但中小型机构就没那么幸运了,转型没有条件,只能在政策的夹缝里求生存图发展,有的还用起了“挂羊头卖狗肉”的方法,给开设补习取了很多新鲜又带有迷惑性的名字,比如家政服务,众筹私教,以及住家教师等。
虽然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但倒也算是一种方法,可好的行情还没有持续多久,就又有一个浪头打过来了,关于校外培训机构的处罚意见出台,在校外私自开设补习班的,会处以5万元以下罚款,至于情节严重的,将处以5至10万元罚款。
在这项处罚意见的影响下,有的培训机构很可能会彻底凉凉,直接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对于这项出台的处罚意见,家长们的心情依然比较复杂。
对于培训机构逐渐凉凉,家长们的心情很复杂
家长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孩子可以好好学习,但中小学生大多自制力薄弱,在学习方面也没有太大兴趣,虽然也有一部分学生课堂效率非常高,但大部分中小学生课堂效率还是很普通的,所有的功夫都得从课后去下。
那么问题来了,课后没有老师去教,学生们又怎么可能学的会呢?学校的老师上完课就要下班,家长们就不具备给孩子讲课的能力和水平,这个时候中小学生的学习应该怎么办?除了校外补习班之外,应该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所以站在家长的角度,其实并不是很喜欢双减政策,也不希望市面上的培训机构都消失殆尽,毕竟作为普通人和普通学生,对这些培训机构和补习班还是很有需求的。#教育原创星选榜#
今日话题:
对于市面上的补习班逐渐消失,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