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一到,各种培训班、辅导班、夏令营纷纷登场,不少校外培训机构打着“一对一辅导”“小班化教学”“名师指点”的旗号招生。
作为主流教育系统的“影子”,近年来校外培训班快速扩张,学科类培训班尤为火爆。家长们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只为博取一个优质校的“敲门砖”。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分之差就能赢过千军万马”……落后焦虑感及提高成绩“有用论”挑动着广大家长的神经。甚至,教育“焦虑”已从小升初阶段扩散到了幼升小阶段。“4岁孩子英语词汇量,在美国够,在中国不够”是一个段子,也是不少学龄前儿童家长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越学越多、越学越早,对孩子真的好吗?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6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处以顶格罚款共计万元。
对校外培训机构严厉监管的背后,是整个社会对超前、过度教育的反思:跑赢起点的孩子,最终能抵达何处?
“对教育来说,想找捷径往往是走弯路。”教育专家指出,参加补习能在短期内提高成绩,但过于拔高或加强应试的内容,并不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也不利于孩子的思维培养。
人生好比马拉松长跑,而非百米冲刺。家长不要总想让孩子“抢跑”,应该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