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不说00后,就说80后的人现在已经基本成为社会上的中流砥柱,但是说到他们的读书时代,也是从小学开始就有“补习”这一说了。八十年代在教育上还非常信奉一句话,就是:教育,是唯一出路。意思就是说,家庭不好的寒门学子,只有读书学习成绩好,才是他们和他们家庭的出路。
一直延续至今,如果不是全国教育部门统一进行的“双减”改革,相信校外辅导班、补习班、1v1补课,只会越演越烈。现代的孩子就感觉,像是上了两个学校,原本的学校是一套教育,校外还有一套教育,就连作业也得完成了校内的,再完成校外的,比成年人都要“繁忙”!
这样的教育模式真的对孩子有益吗?经过多年以来的研究发现,对孩子学习成绩可能有阶段性的提升,但随之带给身心健康发育的影响和伤害,是不可逆转的。试问家长们:学习成绩用子女健康换来,是否值得?
补习!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一个双减落地,学生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家长们却被突然而至的焦虑搞得无所适从。原本为孩子选好教育辅导班,下课了能让孩子再巩固一下学习难点和知识重点;周末可以让孩子温故知新,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随着孩子们读书的级别越来越高,基本从初中开始,家长们就觉得自己力不从心,得求助于校外的辅导机构来帮助孩子的学习了。
但是很多父母为了让子女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提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学习方法,从小学开始就为孩子报名补习班。一下子校外辅导机构都“关门大吉”了,孩子的学习可以求助谁?成绩下降谁来买单?难道要这帮中年人重新跟孩子一起上课学习再辅导吗?明显是不现实的!
“双减”之下,为何辅导班还是“层出不穷”?郑强教授道出实情
于是,在市场上明令禁止不能开展补习机构的环境下,父母们开始各出奇招,家庭环境好的,可以请老师光临,进行单独的课后补习;有共同意愿的,联合少数几位学生一同在哪一家开展“小班教学”,平分补课支出。可以说,现在的爸妈们为了孩子也是“想破了脑袋”,因为他们担心子女学习缺乏了这些补习,成绩就会“掉下来”了,孩子已经“习惯补习”了!
孩子们似乎轻松了,但又被父母左右摆弄,还得要校外补习。家长们似乎经济宽裕了,但心里过不去,非要想方设法让孩子补课,不然焦虑,慌张,心里没底......针对以上这种情况,有贵州大学校长、知名的教育学者、网红教授——郑强“强哥”,给出了一番分析和建议,在视频社交平台上再次翻红,大家不妨看看对自己家的孩子学习情况有没有帮助?
也许“双减”并没有减轻压力,而是把学生的压力转给他们的父母了。以前有“补习班”的时候,心里还有个寄托,要把孩子送去补习总算尽到了作为爸妈能尽的最大努力,不管是“大人们”还是“孩子们”,他们都已经习惯了这种学习模式。一旦做出改变,学生开心了,但父母更担忧!
模式习惯之后,成绩和排名浮动也有了“原因可找”!但是现在补习班撤了,是不是孩子们的成绩下降变成了“理所当然”的结果,如果要及时处理,家长们也找不到方法和出路,毕竟家长又不是专业的老师,只能“剑走偏锋”!
还有一个会忽略的群体,就是学校的老师们。虽然“双减”对于老师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很多老师因为也习惯了学生有校外辅导班的“加持”,在细节和精度上,大多时间抓大放小,赶进度,没有顾及孩子们对学习知识有没有完全吸收,知识点掌握的效果是佳是差。现在只能重新把这些细节抓起来,把教学质量拿出来,把教学效果提上去!
如果校外辅导班是老师、家长、学生的“解药”和出路,那么教育部门就不会“一刀切”全部撤掉。就因为原本应该这三方承担的任务、压力、责任,最后慢慢向校外付费学习的机构倾斜,才会有这个结果。现在的爸妈孩子们,还有学校的老师们,应该做的事不是如何给孩子加“补习”,加“辅导”,而是如何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模式让下一代学习更简单达到效果。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不妨交流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