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善”在蒙古语里正是“向前、前进”之意,伴随着《封神第一部》面世,前进的脚步抵达了第一阶段的终点,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一部在“英雄成长”的故事主线中探讨父子关系的电影正在成形。美国知名表演教师伊万娜·查伯克问乌尔善导演:“如果你只能选一个为你自己骄傲的人,你会选谁?你会为了这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你想尽全力回馈对方。”作家雷晓宇问乌尔善,能不能在作品里展现更感性的一面,能不能做更私人的表达。她还问他,为什么总是那么理性,为什么好像总要顾及很多规则。乌尔善当然可以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技巧,编织出提问者所期待的那种合理而漂亮的回答,但他没有。无论何时,面对这些试图将个人成长与电影创作直接对应的问题,乌尔善都会温和而果断地奉劝:“没可能的。”导演乌尔善乌尔善觉得这套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对自己“不太好使”,因为他拍电影绝不是照搬个人经历,而更多表现的是“对人生整体的一种理解、想象”。不过,如果被问到关乎生活经历的问题,乌尔善还是会回答——以一种客观陈述的方式。就像他这个人,不偏袒理性或感性的任何一方,只是平静地站在中间,将岁月的烟尘抖落,让往事以本来面目示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年6月10日,呼和浩特的一对蒙古族夫妇成为了一个男孩的父母,他们给孩子起名“乌尔善”。
4年后,一家人移居北京,过上了部队大院的生活。
男孩懵懵懂懂地记得,在那之后,父亲好像总是在外地演出,医院加班。
陪伴他的是父母出门前做好的饭,以及其他小朋友。
玩游戏的记忆永远鲜活,项目有从大孩子那里学来的,譬如打弹弓,也有自己发明的,譬如“打仗”。
长大后的男孩不认为父母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是缺失的,因为教育不必摆出某种架势,或必须付诸言语。
在他这个“案例”中,不过多说教就是一种教育。
父母几乎从不干涉乌尔善的决定——其实他的记忆是绝对的,但我们且谨慎一些——无论是喜欢什么,还是干什么,父母的态度都是宽容和支持。
在乌尔善9岁那年,《封神演义》的小人书版本问世,父母帮他买了回来。
跟随骑着怪兽的神仙,他第一次见到那么多法宝和仙术,被超现实故事激发了好奇心,这跟现在的孩子们喜欢变形金刚和漫威是同一个道理。
小人书很快就看完了,他郑重地收了起来。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当时的乌尔善还不知道,自己将在往后的漫长岁月里,通过收音机、电视机乃至电影院的大银幕,反复听到、看到跟小人书的内容同宗同源的故事。乌尔善喜欢画画。家里的墙壁、书报的缝隙、各类纸张的留白处,都为他稚嫩的涂画所填满,最常见的画面是骑马打仗和各种兵器。事实上,他的外公是位画家,在徐悲鸿流派的美术教育下,“老画点儿什么风景啊,花啊”。而影响乌尔善的是《三国演义》《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所以画起来跟老人家“不是一个风格的”。加之父母都不习画,乌尔善更倾向于认为自己对绘画的热爱是天生的,跟外部激励关系不大。他就这样一路画到了初中,在课外补习班“少年之家”,老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