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期临近
可能有些家长已经或者正在筹划
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补习班
面对“琳琅满目”的培训机构
及不菲的培训费
7月7日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
理性看待、慎重选择
据《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有关教育培训服务的投诉件,其中合同纠纷件、售后服务纠纷件、虚假宣传纠纷件、服务质量纠纷件、价格纠纷件。校外培训乱象主要集中在合同纠纷、财产安全、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缺乏资质、焦虑营销等方面。
1
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是消费者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服务缩水、不按合同约定开课、合同中含有霸王条款、培训机构单方变更服务协议、不与消费者签订正式合同等。其中,不按合同规定为消费者办理退费尤为突出。
如,年6月,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消费者吴先生为其小孩报了当地一家培训机构的思维导图培训班,缴纳培训费用元,双方签订了培训合同。其小孩学习了19天后,吴先生感觉小孩对该课程没有兴趣,遂要求该培训机构按照合同载明的“未学满一个月,按70%退款”的条款约定,退还自己现金元,但培训机构只同意退款元,于是消费者投诉至阆中市消委会。经消委会调解,经营者最终退还了消费者剩余款项。
2
财产安全
校外培训课程一般周期长、费用高,虽然教育部门已经作出只能提前收取3个月费用的规定,但一些培训机构常常采取“买三赠三”等方式,忽悠家长一次性缴纳较高的费用;有的还诱导家长采取分期付款或者贷款等方式来支付,对贷款利率、风险提示等却刻意隐瞒,家长稍不留神就会落入“套路贷”陷阱。若培训机构关门停业或者负责人跑路,消费者将面临既上不了课,又拿不回钱的处境,有的甚至还要继续还贷款。
如,近年来韦博英语、巨石达阵、优胜教育等多家校外培训机构相继停业关门,深陷资金链危机,涉及消费者人数众多,损失金额较大。
3
价格欺诈
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案例中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处以共计万元的顶格罚款。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价格欺诈,主要表现为虚构原价和虚假优惠折价。
在虚构原价方面,如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案例中的邦德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