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补习班穷途末路,“父母培训班”悄然兴起。
在“双减政策”的雷霆重击下,许多我们熟知的教育机构,一夜之间股价暴跌、大幅裁员,日子过得举步维艰。我们不禁要问,难道K12教培行业的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吗?
怎么想都觉得不可能,但现实却是,许多知名教培机构已经抢先一步剥离了K12学科培训业务,迅速调转枪头,朝着素质教育、多元教育,甚至是父母教育的方向进发了。
不得不说,在资本和利益的驱使下,教育投资者们的脑洞,真的很大。
既然“给中小学生培训、给未成年人补课”算是违规,那么给成年父母们提升素质,买家想花钱、买家爱赚钱,那自然是“天作之合”的绝佳生意,挡都挡不住。
只是,下班以后还要上培训班的父母,想要抽出陪伴孩子的时间,真的是越来越难了。
父母不容易。
“父母培训班”这个鬼点子,真的是妙不可言。
毕竟除了极少数天资聪颖、自律好学的学霸同学,大多数同学,基本都是挣扎在中考和高考淘汰线上下的“中等生”,以前还可以靠着家长花钱报补习班来“续一口命”,如今教培行业遭受严格管控,孩子们逐渐“无班可上”,放学以后,负责督促学习、应考和提分的重担,自然也就重新回到了父母的身上。
现在的父母容易吗?
每天四处奔波,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刚一下班就得紧赶慢赶地接孩子回家,给孩子做饭,好不容易坐到餐桌前扒两口饭,碗还没来得及洗,就要赶紧收拾桌子陪孩子写作业。
就这样,还经常被群嘲说:孩子没出息,是因为家长不合格。
“最惨的一代人”。
我觉得90后父母是“最惨的一代人”。
小时候就被大行其道的应试教育所折磨,长大了好不容易喘口气,给孩子报个补习班,自己在教室外面刷刷手机、闲聊几句,这下可好,“双减政策”的发布,既终结了校外补习班泛滥的乱象,又催生了更可怕的“父母培训班”。
大多数90后父母,应该都会对孩子的前途和自己的生活,感到叫苦不迭了。
不补课,孩子上课没听懂怎么办,想要查漏补缺怎么办?
不补课,孩子的中考和高考怎么办,能不能考进理想大学和专业?
不补课,周末和节假日,父母势必要时时刻刻陪在孩子身边,连做家务都没时间!
更何况如今刚刚出现的“父母培训班”,明摆着是要挤占和压榨家长们的业余时间。如果这种培训班,能够明显提高我们的家庭教育素质和水平,当然是好事。
怕就怕,钱花了不少,时间浪费了不少,到头来就是听了些华而不实的心灵鸡汤、名人名言和励志语录,现场是感动得稀里哗啦,只可惜孩子在家里没人管,回到家里想要在孩子身上实践一下也没有时间和机会,那可就悲催了。
请关爱孩子。
实际上,大多数家长都没有接受过所谓“父母培训班”的教育。但是,这并不阻碍相当一部分家长,对于孩子无微不至的陪伴和引导。
教育一个孩子,是否能让他学习有成绩、事业有出息,而且懂得感恩和回报,不是看他父母有没有顶尖名校教育专业的资格证书,而是看他的父母在具体的家庭教育和教育行为中,是否愿意用心和用脑,发自真心地尊重理解孩子,把孩子看做一个和自己一样享有权利和空间的个体。
对于孩子的学习和个性,我们只有尊重,才能给予他随性自在的生活状态。
有些孩子学习不好,是因为他的父母缺乏教育、欠缺素质吗?并不是这样,很多孩子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不是父母的心智、素质和能力不达标,而是很多家长在孩子面前根本就摆不正位置,总觉得自己是大人,理应得到孩子无条件的尊崇和服从。
问题是,时代在变化,科技在迭代,每个年代的父母和孩子,都会在心理和观念上产生难以逾越的鸿沟。
如果你想要和孩子拉近距离、沟通交流,参加所谓的“父母培训班”可以说一点儿用也没有,还耽误和浪费了你和孩子切身相处的时间。但凡你有点儿教育好孩子,实现身为父母价值的想法,我们首先需要转变的是思想观念和感情认识。
不管是对于家长、老师还是机构,在教育这件事儿上,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
理解孩子、陪伴孩子、关爱孩子。
我敢说,懂得了这三点,比参加“父母培训班”有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