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的孩子,不补课,能不能考上大学?
“双减政策”一发布,在校外“违规补课”的老师和机构,同时遭受了沉重打击。
这期间的咄咄怪事,让我们无奈又发笑。
有花钱让老师补课,转头就向教育部门举报的家长;还有陷入“补课恐慌”,高薪聘请“一对一家教”的家长;更有积极响应学校倡议,停止给孩子报补习班的家长。
万般想法,只为孩子。
然而不补课的孩子,难道就考不上大学吗?
爱子之心。
实际上,私人承办的校外补习班,往往只是正规学校教育的补充升级。
不管是“清北名师”还是在职教师,孩子们通过补习班学到的知识,只能是以课本和考纲为核心,以中考和高考升学为目标的“应试教育”。
如果孩子提分效果明显,那么家长和老师就会皆大欢喜。
至于孩子为了提高眼前这些分数,到底吃了多少苦,多学了多少时间,增加了多少负担,大多数成年人都是认为理所应当的。毕竟,整个社会评判和招聘的标准,都是以学历和证书为准,而高等院校招录学生又只能是“以高考成绩为依据”。
那么现实的升学和就业压力就摆在眼前,而且与日俱增,谁又能超脱尘世,真的让自己的孩子跳出应试教育的桎梏呢?
所以大多数普通家庭的父母,明明经济拮据,承受着沉重的房贷和车贷压力,可是轮到孩子报补习班和进重点班的事情上,该花钱、该付出的时候,哪一位家长都不会犹豫。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
谁又愿意自己家的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被分流到中专或大专呢?
普适教育。
补习班的作用,主要是“补差”和“培优”。
要么是学习成绩一贯糟糕,需要校外补习班帮助孩子重新巩固基础、梳理脉络;要么是学习成绩始终优异,需要培训机构对其强化串讲和训练。
由此可见,校外补课有很强的针对性:让学渣逆袭,让学霸展翅。至于大多数成绩不高不低的“中等生”,即便是参加补习班,学习效果往往也乏善可陈,几乎就是白花钱。
因为“中等生”的基础知识是没有问题的,之所以和学霸同学有差距,主要在于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盲目让孩子报补习班、上网课和请家教,只能是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和学习时间,让孩子的情绪状态愈加疲惫。
所以说,“双减政策”为孩子们减负,给老师和机构敲响警钟,实在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补习班就像是“补药”,身体有问题、情绪不健康才需要,如果让每个孩子都背负着超前学习、超量学习的枷锁脚镣,毫无必要,二则也是对孩子身心健康的侵害。
咱们的学校教育是普适教育,不是精英教育。
就算是中考和高考的压力再大,淘汰率再高,也有多数孩子能够顺利升学。所以说,并不是每个参加补习班的孩子都能考上大学,也并不是每个不参加补习班的孩子,就考不上大学。
孩子到底能不能考上清华北大或大学,和上不上补习班没有关系。
教育乱象。
事实上,有很多高考状元和高分学霸,根本就没参加过补习班。
温馨美好的家庭氛围,睿智开明、以身作则的父母,和用心用脑的关爱陪伴,远比花大价钱,将教育孩子的问题全都推给学校老师和补习班,要有效得多。
况且,如今教育乱象肆虐,校外补课和培训机构良莠不齐,问题也很多。
首先,是虚假宣传。
各种“低价试听”和“清北名师”的招生广告满天飞,每个补课老师和培训机构都号称保证质量、确保提分,说得夸大其词、神乎其神,可是把众多学生招致麾下后,授课方式和课后练习又毫无创新,基本上还是应试教育那一套,使得学生和家长全都苦不堪言。
其次,是增加负担。
孩子们参加补习班的时间,一般集中在每天晚上、周末和节假日。孩子们辛苦上了一天课,放学后还要被父母拽着东跑西跑地在多个补习班之间“赶场子”。常常是一科补习班就要花费将近2小时,回到家里还要熬夜写作业,长此以往,孩子们娱乐休息的时间被大幅度挤占和压榨,身心俱疲,有违素质教育的初衷。
最后,是影响教学。
大部分补课老师,都是曾经或正在中小学任课的一线教师,他们不顾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的禁令,为的就是赚取高额补课费。可想而知,这些利欲熏心的无良教师,为了更好地拉新赚钱,总喜欢将关键内容放在校外补习班上去讲,更愿意同时兼任多个培训机构的课程。花在“违规补课”上的时间多了,花在正常教学上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势必会对正常的学校教育质量,造成冲击和破坏。
“双减政策”告诉我们:
父母需要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违规补课”的老师和机构赚的是黑心钱!
再说了,不补课的孩子照样能考上大学,他的学业和生活,往往更加轻松和愉悦。